锚杆挡土墙应()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清除岩面松动石块,整平墙背坡

题目

锚杆挡土墙应()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清除岩面松动石块,整平墙背坡面并按设计要求作()试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自上往下;锚杆拉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每级边坡开挖前,应清除边坡上方已松动的石块及可能坍塌的土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2题:

下列关于锚杆挡土墙施工正确的做法( )。
A.在施工前应作锚杆抗拔力验证试验
B.宜先灌浆后插入锚杆
C.灌浆应采用孔口注浆法,灌浆管应插至距孔口50~100mm
D.砂浆锚杆安装后,必须待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65%后方可安装肋柱、墙板


答案:A
解析:

第3题:

锚杆(索)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实验,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试验。

A、抗拉拔

B、抗压

C、抗弯

D、抗剪


正确答案:A

第4题:

关于结构物回填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涵背回填应采用倾填方法
B、 桥台台背回填宜采用不透水的粘土作填料
C、 桥台台背和锥坡的回填不能同步进行
D、 挡土墙墙背回填结束后,顶部应及时封闭

答案:D
解析:
桥台台背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法,人工摊铺为主,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故,“A.涵背回填应采用倾填方法”错误。桥台台背、锥坡、护坡及拱上各种填料,宜采用透水性好材料。故,“B.桥台台背回填宜采用不透水的粘土作填料”错误。桥台台背和锥坡的应同步回填。故,“C.桥台台背和锥坡的回填不能同步进行”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挡土墙墙背回填结束后,顶部应及时封闭”。

第5题:

岩质边坡可采用锚杆一喷射混凝土支护方法,其中岩石锚喷支护的设计要求有( )。
A.具有严重腐蚀性的岩石边坡不应采用锚喷支护
B.进行锚喷支护设计时,岩石侧压力可视为均匀分布
C.锚杆一喷射混凝土支护系统的锚杆倾角一般宜采用10° ~35°
D.对III类岩体边坡应采用逆作法施工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岩石锚杆支护的一般规定要求,锚喷系统的锚杆倾角一般宜采用10°?20°。

第6题:

关于明洞回填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墙背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
B. 墙后有排水设施时,应与回填同时施工
C. 拱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5m
D. 土质地层,应将墙背坡面开凿成台阶状

答案:C
解析:
墙背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底部应铺填0.5~1.0m 厚碎石并夯实,然后向上回填。石质地层中墙背与岩壁空隙不大时,可采用与墙身同级混凝土回填;空隙较大时,可采用片石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填密实;土质地层,应将墙背坡面开凿成台阶状,用干砌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紧密,不得任意抛填土石。拱背回填应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两侧回填高差不得大于0.5m,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应分层满铺填筑。

第7题: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墙背填土应测试距面板1m范围以内压实度,其值应不低于90%。()


答案:对
解析:

第8题:

对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应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进行,开挖后应()封闭岩面。

A.喷射混凝土

B.钢板

C.打锚杆


答案:A

第9题:

关于土钉墙的施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之前应清除坡面虚土
B.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宜为±20mm
C.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
D.当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下层施工


答案:D
解析:
土钉墙是随基坑分层开挖形成的,以各个施工阶段的整体稳定性计算为标准决定是否可以进行下层施工。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第6.4.1条,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

第10题:

锚杆挡土墙在施工前应做的试验是( )。

A.锚杆抗拔力验证试验
B.锚杆抗压试验
C.注浆试验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答案:A
解析: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规定,按照设计要求,锚杆挡土墙在施工前应作锚杆抗拔力验证试验。锚杆主要受拉,不需要作锚杆抗压试验,注浆也无需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用于测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灵敏度,选项B、C、D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