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土路基应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减轻和消除路基胀缩性对路基的危害,可

题目

膨胀土路基应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减轻和消除路基胀缩性对路基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包括()等。

  • A、灰土桩
  • B、开挖换填
  • C、水泥桩
  • D、强夯法
  • E、预浸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路面设计应根据()确定路基干湿类型。

A.路基土平均含水量

B.路基土平均稠度

C.路基土最佳含水量

D.路基土分界稠度


正确答案:D

第2题:

关于路基网裂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路基下层土过湿
B.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C.路基填料为膨胀土
D.土的塑性指数偏低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53/2019版教材P48
路基网裂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后出现网状裂缝,降低了路基强度。原因分析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2.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3.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4.路基下层土过湿。

第3题:

非渗水性土筑成的路基可做成无路拱的路基面。()


参考答案:×

第4题:

()不起渗水和汇水作用,而是把路基范围内的泉水或渗沟汇集的水排到路基范围以外,使其不致在土中扩散,危害路基。

  • A、暗沟
  • B、明沟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二级公路路基出现了网裂病害,下列关于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B、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C、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D、路基下层土过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网裂病害及防治措施。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路基下层土过湿。参见教材P35。

第6题:

路基设计应根据膨胀土的类型和特性区别对待,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关于膨胀土地区路基施工中,膨胀土填筑技术要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膨胀土应作为优选选用的路堤填料
B.路基完成后,当年不能铺筑路面时,应按设计要求做封层,其厚度应不小于200mm,横坡不小于2%
C.膨胀土路基填筑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50mm;土块粒径应小于37.5mm
D.中等膨胀土经处理后可作为填料,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填料时,改性处理后胀缩总率应大于0.7%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膨胀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强膨胀土不得作为路堤填料,故A选项错误。中等膨胀土经处理后可作为填料,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填料时,改性处理后胀缩总率应不大于0.7%,故D选项错误。膨胀土路基填筑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0mm。土块粒径应小于37.5mm,故C选项错误。路基完成后,当年不能铺筑路面时,应按设计要求做封层,其厚度应不小于200mm,横坡不小于2%,故B选项正确。

第8题:

关于膨胀土路基施工下列正确的是()。

A.膨胀土地区的路基施工应避开雨期作业

B.膨胀土地区路基填筑后应间隔一段时间后做路面

C.膨胀土地区路基填筑后应在越冬后做路面

D.路堤、路堑边坡按设计修整后,应立即浆砌护墙护坡,防止雨水直接侵蚀

E.中等膨胀土经改良处理后可作为路堤填料


正确答案:ADE

第9题:

路基不均匀变形是常见的路基病害,处于( )地区的路基容易发生不均匀膨胀变形。

A.软土
B.膨胀土
C.岩溶空洞
D.盐渍土

答案:B,D
解析:
路基不均匀变形是常见的路基病害,路基不均匀变形包括沉陷变形和膨胀变形。在盐渍土和膨胀土分布地区的路基则出现不均匀鼓胀变形,冰冻地区路基顶部水分集中与冻融变化是路基冻胀翻浆的原因。

第10题:

土中含有较多的粘粒及其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粘土矿物成分的路基称为()。

  • A、黄土地区路基
  • B、膨胀土地区路基
  • C、盐渍土地区路基
  • D、风砂地区路基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