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导管注浆支护的一般设计为钢管直径(),钢管长(),钢管钻设注浆

题目

小导管注浆支护的一般设计为钢管直径(),钢管长(),钢管钻设注浆孔间距(),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为(),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有一定的小导管注浆支护设计,通常情况下,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mm。

A、100~150

B、100~200

C、200~400

D、300~500


答案:D

第2题:

小导管注浆支护一般钢管的直径为30~50mm,钢管长()m。

A、1~2

B、2~3

C、3~5

D、4~6


答案:C

第3题:

下列关于小导管注浆支护设计的要求中正确的有( )。

A.钢管直径30~50mm,长3~5m

B.钢管上钻设注浆孔间距为l00~150mm

C.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外插角5°~l5°

D.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0.9m

E.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0m


正确答案:BCE

第4题:

管棚超前支护技术施工工艺流程为( )。

A.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移机→开挖→注浆→封口
B.钻机就位→测放孔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移机→开挖→注浆→封口
C.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移机→注浆→封口→开挖
D.钻机就位→测放孔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移机→注浆→封口→开挖

答案:C
解析:
管棚超前支护技术施工工艺流程为: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移机→注浆(向钢管内或管周围土体)→封口→开挖。

第5题:

关于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技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导管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后方可施工。
B. 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 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钻设角度
C. 用作小导管的钢管钻有注浆孔,以便向土 体进行注浆加固,也有利于提髙小导管自身刚度和强度,参与受力
D.以上都不对


答案:D
解析:

第6题:

小导管注浆是浅埋暗挖隧道超前支护的一种措施,一般设计时,钢管钻设注浆孔间距为()mm。

A、100~150

B、100~200

C、200~400

D、300~500


答案:A

第7题:

稳定开挖面,防止地表地层下沉的辅助施工方法有()

A、地面砂浆锚杆

B、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

C、管棚钢架超前支护

D、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小导管注浆支护的设计要求有()。

A、钢管长度

B、注浆孔直径

C、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

D、钢管直径

E、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


答案:ACDE

第9题:

关于小导管注浆说法错误的是( )。
A.超前小导管支护必须配合钢拱架使用
B.钢管长度8?30m不等
C.钢管应沿拱的环向向外设置外插角
D.两排小导管在纵向应有一定搭接长度


答案:B
解析:
小导管注浆支护的一般设计如下:钢管直径30?50mm,钢管长3?5m,钢管钻设注 浆孔间距为100?15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钢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为50~150,小导管是受力杆件,因此两排小导管在纵向应有一定搭接长度,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 长度一般不小于1m。故选B。

第10题:

下列关于小导管注浆支护设计的要求中正确的有( )。

A.钢管直径40~50mm,长3~5m
B.应选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
C.前后两排小导管的水平支撑搭接长度不尖小于1.0m
D.根据地层条件,只能采用双层超前小导管
E.管身梅花造型布设溢浆孔

答案:A,B,C,E
解析:
2020版教材P114页
小导管布设,钢管直径40~50mm,钢管长3~5m,前后两排小导管的水平支撑搭接长度不尖小于1.0m
管身梅花造型布设溢浆孔
D错误,应为:根据地层条件,可采用单层、双层超前小导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