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

题目

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

  • A、搭接方向
  • B、钻设角度
  • C、灌浆质量
  • D、搭接长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有一定的小导管注浆支护设计,通常情况下,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mm。

A、100~150

B、100~200

C、200~400

D、300~500


答案:D

第2题:

关于小导管注浆加固土体技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导管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后方可施工。
B. 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 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钻设角度
C. 用作小导管的钢管钻有注浆孔,以便向土 体进行注浆加固,也有利于提髙小导管自身刚度和强度,参与受力
D.以上都不对


答案:D
解析:

第3题:

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安装位置正确和足够的有效长度,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 )。

A.搭接方向

B.钻设角度

C.灌浆质量

D.搭接长度


正确答案:B

第4题:

关于超前支护结构施工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A.小导管直径40-50mm,长度可达10m,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3m
B.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在黏土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
C.为控制加固范围,要严格控制小导管的长度、开孔率、安设角度和方向
D.在隧道洞口段应采用小导管支护
E.管棚里注浆只是为了加固地层

答案:A,D,E
解析:
小导管直径40-50mm,宜为3~5m,环向外插角小于15°,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A错误;在隧道洞口段应采用管棚支护,D错误;管棚里注浆能充分填充围岩孔隙,E错误。

第5题:

当开挖作业面围岩自稳时间不够时,应采用()等辅助技术对其进行加固。

A、 超前锚杆
B、 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工作面
C、 小导管周边注浆
D、 设置临时仰拱
E、 钢拱架喷射混凝土

答案:A,C,D
解析:
2018新教材P93 若围岩自稳时间短、不能保证安全地完成初次支护,为确保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应采用各种辅助技术进行加固。 支护和加固技术措施:1.暗挖隧道内常用的技术措施;2.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3.小导管周边注浆或围岩深孔注浆;4.设置临时仰拱。

第6题:

隧道施工中,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时,应严格控制好小导管的()。

A、搭接长度

B、搭接方向

C、钻设角度

D、安装质量


答案:C

第7题:

隧道掘进中超前支护常用方法及特殊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有()。

A、 注浆加固法
B、 管棚法
C、 超前小导管支护
D、 插板
E、 冻结法

答案:A,B,C,E
解析:
2018新教材P90 支护与加固技术措施:暗挖隧道内常用的技术措施;1)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2)小导管周边注浆或围岩深孔注浆3)设置临时仰拱。 暗挖隧道外常用的技术措施:1)管棚超前支护2)地表锚杆或地表注浆加固3)冻结法固结地层4)降低地下水位法。

第8题:

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 )。

A.安装位置正确

B.自身刚度

C.有效长度足够

D.自身强度

E.钻设角度准确


正确答案:ACE

第9题:

为防止围岩丧失稳定产生坍塌、冒顶,当隧道遇到不良地段时,可采用( )进行超前支护和预加固。

A、地表砂浆锚杆
B、地表注浆加固
C、超前锚杆
D、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E、超前围岩深孔预注浆

答案:A,B,C,D,E
解析:
超前支护与预加固措施包括稳定措施和涌水处理措施。围岩稳定措施;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超前纤维锚超前钻孔注浆、超前水平旋喷桩、地表砂浆锚杆、地表注浆、护拱、临时支撑等。涌水处理措施: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开挖后径向注浆堵水、超前钻孔排水、坑道排水、井点降水等。

第10题:

(2015年真题)关于小导管注浆加湿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导管支护和超前加固必须配合钢拱架使用
B.小导管安装位置应正确并具备足够的长度
C.小导管采用直径70-180mm的无缝钢管
D.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m1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钢管直径为40~50m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