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时,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进行二期修补。最有可能造成(

题目

路基填筑时,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进行二期修补。最有可能造成()。

  • A、路基弹簧
  • B、边坡坍塌
  • C、边坡滑坡
  • D、路基网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产生路堤边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

A.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B.填土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C.纵坡过大路段采用了纵向水平分层填筑
D.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E.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答案:A,B,D,E
解析:
路堤边坡滑坡病害原因有:①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②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③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④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⑤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⑥路基顶面排水不畅;⑦纵坡大于12%的路段未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分层填筑施工;⑧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⑨边坡植被不良;⑩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第2题:

产生路堤边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

A: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B:填土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C:纵坡过大路段采用了纵向水平分层填筑
D: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E: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答案:A,B,D,E
解析:
路堤边坡滑坡病害原因有:
①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②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③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④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⑤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⑥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⑦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⑧边坡植被不良;
⑨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⑩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第3题:

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措施有()。

A.做好排水工程,避免局部冲刷淘空路基边坡坡脚

B.对路基边坡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

C.避免边坡过陡

D.填筑中适当增加宽度并进行压实,提高边坡的压实度

E.边坡填方足够高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产生路基边坡病害的主要原因包括( )。
A、换填土时清淤彻底,符合设计要求
B、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C、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D、路基顶面排水顺畅
E、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边坡病害的原因。原因有: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路基顶面排水不畅。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参见教材P33。

第5题:

下列( )不属于路基边坡病害的常见防治措施。

A.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暗塘并妥善处治
B.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滑坡苗头
C.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D.不同种类的土应分层填筑,同一填筑层不得混用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44页
二、预防措施1. 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年限内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给路基稳定带来的影响;
2. 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暗塘并妥善处治;
3. 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滑坡苗头;
4. 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5. 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6. 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
7. 减轻路基滑体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挡、锚拉工程维持滑体的力学平衡;同时设置导流、防护设施,减少洪水对路基的冲刷侵蚀;
8.原地面坡度大于1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9. 用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 4%的双向横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
10.重视边坡植被防护,提高抗冲刷能力;

第6题:

产生边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

A.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B.超宽填筑
C.填土速率过快
D.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E.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答案:A,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49/2019版教材P45
原因分析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3.换填土时清撤不彻底。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7.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8.边坡植被不良。9.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10.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第7题:

路基填筑时,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进行二期修补,最有可能造成( )。

A.路基弹簧
B.边坡坍塌
C.边坡滑坡
D.路基网裂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49/2019版教材P45
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一)原因分析(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第8题:

以下做法中,容易引发路基边坡滑坡的有( )。

A.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B.填土速度过慢,路基自然沉降较大

C.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

D.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E.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正确答案:ADE

第9题:

某平原地区路基填筑,为预防路基边坡病害,可采取的措施有()。

A.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B.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C.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
D.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
E.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

答案:A,B,C,E
解析:
2019版教材P44页
(4)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
(5)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
(6)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 ;
(8)原地面坡度大于1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层法施工 。

第10题:

产生路基边坡病害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换填土时清淤彻底,符合设计要求
B、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C、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D、路基顶面排水顺畅
E、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边坡病害的原因。原因有: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路基顶面排水不畅。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参见教材P33。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