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采用预制安装,后张

题目

背景材料: 某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采用预制安装,后张法施工。施工单位设置的常见质量控制点有:支座预埋件的位置控制、板梁之间的高差控制、梁体之间现浇带混凝土质量控制、以及伸缩缝安装质量控制。 问题: 1。施工单位在预制板梁过程中对预应力筋和梁预制应开展哪些主要内容的检验? 2。请指出施工单位设置该预制板梁的常见质量控制点缺项部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背景材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某标段施工任务,标段内有5 座多跨简支梁桥,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20m 先张预应力空心板,5 座桥梁共计35 跨,每跨空心板数量均为20 片。施工单位在路基上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预制场,所有空心板集中预制。



空心板预制场布置示意图(尺寸单位:cm)施工单位定制了8 套模板(外模8 套、充气式胶囊内模8 套)循环重复用,设定每片空心板预制周期为7 天,整个预制施工采取平行流水作业,前20 片心板预制施工横道图如下表。



2.问题:
(1)写出图中设施A 的名称。计算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
(2)如果预制场布置示意图的预制台座道数号从上往下依次排列为1 道、2 道、3道等,那么,第一个8 片梁应是图中哪几道?为什么?
(3)此题中平行流水的平行含义是指什么之间的平行?要进行流水的原因是什么?流水指什么具体工作内容之间流水?
(4)如果这5 座桥是各为7 跨简支梁桥,那么这5 座简支梁桥的上部结构空心板安装是采用平行作业还是顺序作业?为什么?
(5)如果安装桥的一跨空心板需要2d,为保证安装空心板连续施工,存放空心板的梁区至少需要容下多少片空心板?
(6)有人计算该题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为:35×20÷8 = 87.5 施工段,取88个施工段,工期=(88-1)×1 + 7 = 94d。如果要94d 完成所有空心板预制,在只有8套模板不变的情况下预制场应满足什么条件?请列出分析和计算过程。


答案:
解析:
(1)A 为横梁,预制工期= 2 + 35×7 = 247d。
(2)如果预制场布置示意图的预制台座道数号从上往下依次排列为1 道、2 道、3道等,那么,第一个8 片梁应是图中第2 道和4 道。因为这样组合先张法张拉预应力对横梁受力对称平衡。
(3)此题中平行流水的平行含义是指第2 道和第4 道中 8 片梁预制之间的平行,或者第1 道和第5 道中 8 片梁预制之间的平行。要进行流水的原因是模板只有8 套,资源受限才需要流水。流水是指第2 和第4 道与第1 和第5 道8 片梁的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之间1 天的流水。
(4)如果这5 座桥是各为7 跨简支梁桥,那么这5 座简支梁桥的上部结构空心板安装是采用顺序作业。因为一般一跨预制梁的时间大于一跨梁的安装,一跨梁的安装设备顺序逐跨安装能满足要求。
(5)如果第一跨预制完成马上就安装梁2 天,势必窝工等待5 天才能安装第二跨。为保证安装空心板连续施工,参考下图,则台座的最后4 片预制完成与空心板安装之间的流水步距K4 片预制,安装= 35×7-34×2 = 177d,177÷7 = 25.28 跨,25 跨×20 片= 500 片。所以为保证安装空心板连续施工存放空心板的梁区至少需要容下500 片空心板。



(6)有人计算该题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为:35×20÷8 = 87.5 施工段,取88个施工段,工期=(88-1)×1 + 7 = 94d。如果要94d 完成所有空心板预制,在只有8套模板不变的情况下,从下图可以看出7 个8 片过后第一个8 片预制台座将可以腾空第8个8 片就可以进行预制,所以预制场应满足2 道×7 = 14 道预制台座。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某标段施工任务,标段内有 5 座多跨简支梁桥,桥梁上部结 构均采用 20m 先张预应力空心板,5 座桥梁共计 35 跨,每跨空心板数量均为 20 片。施工 单位在路基上设置了如图 1 所示的预制场,所有空心板集中预制。为节省费用,编制的施工 组织设计中要求张拉端钢绞线用连接器连接并重复使用。
事件 1:施工单位制定的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如下:



(1)预应力张拉采用两套千斤顶、油泵施工,张拉前只需分别对千斤顶、油泵进行检查,即可用于预应力张拉。
(2)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进行校核。
(3)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70%时,使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放张。
事件 2:空心板预制中,发现有 5 片空心板顶板厚度只有 7cm(设计厚度为 10cm),施工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排除了外模板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施工、台座变形等因素,查找到事故原因后,及时解决了问题。
问题:
1. 写出图 1 中设施 A 的名称,并计算单根钢绞线理论下料长度。
2. 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伸长值和实际伸长值应当如何控制
3. 逐条判断事件 1 中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的正误,并改正错误之处。
4. 事件 2 中,分析空心板顶板厚度不够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
设施 A 的名称为:张拉反力梁(横梁);单根钢绞线理论下料长度为:20×4+1×3+0.5×2=84m。
2.
控制在 6%以内
3.
(1)错误。千斤顶与油泵应配套标定。
(2)错误。应以钢绞线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3)错误。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规定强度,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80%;
采用千斤顶放张(或砂箱法放张)。
4.
原因是:固定充气胶囊的钢筋不牢固或钢筋数量不足,内模气囊上浮导致顶板偏薄。

第3题:

跨径在20~50m的桥梁应选用( )。

A.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

B.预应力混凝土空心预制板桥

C.实心板桥

D.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


正确答案:A

第4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某段施工任务,标段内有5座多跨简支梁桥,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20m预应力空心板,5座桥梁共计35跨,每跨空心板数量均为20片。施工单位在路基上设置了如图所示的预制场,所有空心板集中预制,为节省费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求钢绞线用连接器连接并重复使用。



施工中还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1:施工单位定制了8套模板(外模8套、充气式胶囊内模8套)循环重复用,设定每片空心板预制周期为7天,整个预制施工采取平行流水作业,前20片心板预制施工横道图如下:



事件2:施工单位制定的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如下:
  (1)预应力张拉采用两套千斤顶、油泵施工,张拉前只需分别对千斤顶、油泵进行检查,即可用于预应力张拉。
  (2)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进行校核。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及时拆除外模与内模胶囊,采用与空心板同条养护的试块进行强度评定。
  (4)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使用砂轮锯切割钢绞线。
  事件3:空心板预制中,发现有5片空心板顶板厚度只有7cm(设计厚度为10cm);施工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排除了外模板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施工,模板变形等因素,查找到事故原因后,及时解决了问题。
  【问题】
  1.写出图中设施A的名称,并计算单根钢绞线理论下料长度。
  2.事件1中,计算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
  3.逐条判断事件2中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的正误,并改正错误之处。
  4.事件3中,分析空心板顶板厚度不够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A为横梁,钢绞线理论长度:2000×4+100×4=8400(两连接器之间的长度)。
2.施工工期=34×7+9=247天。
3.(1)错误。改正:张拉前,千斤顶、油泵应进行配套检验,配套使用。
(2)错误。改正: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3)正确。
(4)错误。改正: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规定强度,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0%,且应采用千斤顶放张(或砂箱法放张)。
4.固定充气胶囊的钢筋不牢固(或:钢筋数量不足),内模气囊上浮导致顶板偏薄。

第5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快速路某标段施工任务,标段内有五座多跨简支梁桥。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20m预应力空心板,五座桥梁共计35跨,每跨空心板数量均为20片。施工单位在路基上设置了如图1所示的预制场,所有空心板集中预制。为节省费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求张拉钢绞线用连接器连接并重复使用。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制定的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如下:
(1)预应力张拉采用两套千斤顶、油泵施工,张拉前只需分别对千斤顶、油泵进行检查,即可用于预应力张拉。
(2)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进行校核。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及时拆除外模与内模胶囊,采用空心板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进行强度评定。
(4)混凝土试块到达设计强度的70%时,使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
事件2:空心板预制中,发现有5片空心板顶板厚度只有7cm(设计厚度为10cm),施工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排除了外模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施工、台座变形等因素,查找事故原因后,及时解决了问题。
【问题】
1.写出图1中设施A的名称,并计算单根钢绞线理论下料长度。
2.逐条判断事件1中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的正误,并改正错误之处。
3.事件2中,分析空心板顶板厚度不足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本小题5分)
  设施A的名称为:张拉反力梁(横梁)(2分);
  单根钢绞线理论下料长度为:20×4+1×3+0.5×2=84m(3分,其中计算过程1分,计算结果2分)
  2.(本小题8分)
  (1)错误(1分),千斤顶与油泵应配套标定(1分)。
  (2)错误(1分),应以钢绞线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1分)
  (3)正确(1分)
  (4)错误(1分)。砼试块达到设计规定强度(或: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1分),且应采用千斤顶放张(或砂箱法放张)。(1分)
  3.(本小题4分)
  原因是:固定充气胶囊的钢筋不牢固(或:钢筋数量不足)(1分),内模气囊上浮导致顶板偏薄(3分)。

第6题:

案例三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桥梁工程。该桥上部结构为16×20m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每跨布置空心板30 片。
进场后,项目部编制了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
(1)根据现场条件和设计图纸要求,建设空心板预制场。预制台座采用槽式长线台座,横向连续设置8 条预制台座,每条台座1 次可预制空心板4 片,预制台座构造如图2-1 所示。



(2)计划每条预制台座的生产(周转)效率平均为10 天,即考虑各条台座在正常流水作业节拍的情况下,每10 天每条预制台座均可生产4 片空心板。
(3)依据总体进度计划空心板预制80 天后,开始进行吊装作业,吊装进度为平均每天吊装8 片空心板。
4.施工单位制定的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如下:
(1)预应力张拉采用两套千斤顶、油泵施工,张拉前只需分别对千斤顶、油泵进行检査,即可用于预应力张拉。
(2)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进行校核。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及时拆除外模与内模胶囊,采用与空心板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进行强度评定。
(4)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使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放张。
问题:
1.根据图2-1 预制台座的结构型式,指出该空心板的预应力体系属于哪种型式?写出构件A 的名称。
2.列式计算完成空心板预制所需天数。
3.空心板预制进度能否满足吊装进度的需要?说明原因。
4.逐条判断事件4 中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的正误,并改正错误之处。


答案:
解析:
1、答:属于先张法。A 是钢绞线
2.梁的总片数30*16=480 片,“横向连续设置8 条预制台座,每条台座1 次可预制空心板4 片”,所以8 个台座每次可以生产32 片梁,“每10 天每条预制台座均可生产4 片空心板”,每10 天,8 个台座可以每次生产32 片梁,所以480*10/32=150 天。
3.不能。吊装进度为平均每天吊装8 片空心板,需要480/8=60 天,依据总体进度计划空心板80天后开始吊装,则吊装在140 天就可以完成,而生产预制梁则需要150 天,所以不能满足。
事件4 中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的正误判断及改正如下:
要点(1)错误。改正:张拉前对千斤顶、油泵进行配套标定,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校验。
要点(2)错误。改正: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要点(3)正确。
要点(4)错误。改正: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规定强度,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采用千斤顶放张(或砂箱法放张)。

第7题:

YKB表示( )。

A.预制薄壳板
B.预制空心板
C.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D.现场预制实心板

答案:C
解析:
YKB表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第8题:

按抗震要求砖混结构楼板宜采用()。

A、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B、预应力板

C、非预应力板

D、预制空心板


参考答案:A

第9题:

背景: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级公路某标段施工任务,标段内有5座多跨简支梁桥,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20m先张预应力空心板,5座桥梁共计35跨,每跨空心板数量均为20片。施工单位在路基上设置了如图1所示的预制场,所有空心板集中预制,为节省费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求张拉端钢绞线用连接器连接并重复使用。

施工中还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1:施工单位定制了8套模板(外模8套、充气式胶囊内模8套)循环重复用,设定每片空心板预制周期为7天,整个预制施工采取平行流水作业,前20片空心板预制施工横道图如图2:

事件2:施工单位制定的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如下:
(1)预应力张拉采用两套千斤顶、油泵施工,张拉前只需分别对千斤顶、油泵进行检查,即可用于预应力张拉。
(2)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计算伸长量进行校核。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要求及时拆除外模与内模胶囊,采用与空心板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进行强度评定。
(4)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使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放张。
事件3:空心板预制中,发现有5片空心板顶板厚度只有7cm,设计厚度为10cm,施工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排除了外模板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施工、台座变形等因素,查找到事故原因后,及时解决了问题。

<1> 、写出图1中设施A的名称,并计算单根钢绞线理论下料长度。
<2> 、事件1中,计算所有空心板预制完成的工期。
<3> 、逐条判断事件2中空心板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的正误,并改正错误之处。
<4> 、事件3中,分析空心板顶板厚度不够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 、 A为横梁,(两连接器之间的长度)单根钢绞线理论长度:2000×4+100×4=8400。

<2> 、 施工工期=34×7+9=247天。

<3> 、
(1)错误。改正:张拉前,千斤顶、油泵应进行配套检验,配套使用。
(2)错误。改正: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3)正确。(“及时”两字有歧义,涉及缺少条件)
(4)错误。改正: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使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放张。

<4> 、内模位置偏差、内模变形导致。

第10题:

某市政桥梁工程,上部结构为5跨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每跨有30片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梁板的高度与宽度均为1.0m。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如下规定:(1)梁板分项工程包括梁板模板工程和梁板安装工程等;(2)梁板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以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校核。由于设计无明确要求,实际仲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控制在8%以内。张拉过程中,达到张拉控制应力时立即锚固。在梁板安装前,项目部明确了梁板位置的控制原则:梁板的顺桥向位置以活动端为准,横桥向位置以边板为准。同时为便于每块梁板准确安装及安装后的检查验收,施工人员在盖梁上放出梁板端头横线,在梁端横线上定出各片梁底部边缘的点;在梁上标出梁的竖向中心线,就位时在梁端部挂线锤控制梁板位置。然后,将梁板逐块安装在支座上,直到全部梁板安装完成。问题:1.补充预制梁板的分项工程项目,并指出检验批。2.施工组织设计关于梁板预应力张拉的技术要求中存在错误,请予以改正。3.改正梁板位置控制原则的不妥之处。4.补充盖梁上的放线内容。


答案:
解析:
1.预制梁板的分项工程还应有:梁板钢筋、梁板预应力混凝土。检验批为每片梁。2.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在设计无规定时,应控制在6%以内。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3.梁板顺桥向位置一般以固定端为准,横桥向以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准。4.补充内容为:施工人员应在台帽(盖梁)上放出每片梁的中心线、支座的纵横中心线及支座底部轮廓线。

1.本问的考点是预制梁板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预制梁板的分项工程包括梁板模板工程、梁板钢筋、梁板预应力混凝土和梁板安装工程。检验批为每片梁。解题思路:依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规定,去除背景资料中已有的梁板模板工程和梁板安装工程作简要回答。2.本问的考点是梁板预应力张拉的技术要求。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解题思路:依据《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中梁板预应力张拉的规定,对背景资料中的有关叙述作出判断。3.本问的考点是简支梁板就位时的位置控制原则。粱、板落位位置的控制:梁、板的顺桥向位置,一般以固定端为准,横桥向位置应以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准。背景资料上的说法“梁板的顺桥向位置以活动端为准,横桥向位置以边板为准”是完全错误的。解题思路:依据简支梁板就位时的位置控制原则判断背景资料中说法的正误。4.本问的考点是架设简支梁前盖梁上的放线内容。架设简支梁前盖梁上的放线内容为:根据线路中心线和墩台中心里程,在墩台上放出每片梁的纵向中心线、支座纵横中心线、梁板端头横线及支座底部轮廓线,在梁端横线上定出各片梁底部边缘的点。解题思路:依据架设简支梁前盖梁上的放线内容,去除背景资料上已有内容作简要回答。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