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震设计选择建筑场地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题目

在抗震设计选择建筑场地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应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 B、对抗震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
  • C、当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 D、在抗震危险地段进行建筑时,设防级别应提高一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计时,与设计有关的下述各项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有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类别
B.建筑场地类别分为Ⅰ、Ⅱ、Ⅲ、Ⅳ共四类
C.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共四个等级
D.地基液化等级分为弱液化、轻微液化、中等液化、严重液化四个等级

答案:D
解析:

第2题:

在抗震设计选择建筑场地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抗震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
B.应尽量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C.在抗震危险地段进行建筑时,设防级别应提高一级
D.当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答案:C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3.3.1条。

第3题:

在选择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和地基时,应选择较厚的场地覆盖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 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 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正确答案:D

第5题:

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答案:D
解析:
.《建筑抗震规范》5.1.4.2表可知,场地的设计特征周期是按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的。

第6题:

下列说法中,( )不属于抗震概念设计的内容。

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立面、平面
B.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C.注意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
D.改变建筑物的周期,使其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

答案:D
解析:
抗震概念设计是指正确解决建筑的总体方案、材料使用及细部构造等问题,以达到合理的抗震设计目的。与概念设计对应的是数值设计,指地震作用计算与截面的抗震验算等。而改变建筑物的周期,使其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属于数值设计的内容。

第7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A、对抗震有利地段,可不采取抗震措施
B、对抗震一般地段,可采取一般抗震措施
C、对抗震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D、对抗震危险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1条规定,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第8题:

在抗震设防区内,某建筑工程场地的地基土层分布及其剪切波速us如下图所示。
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为下列何项?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抗规》第4.1.4条,场地覆盖层厚度为:6+2+14=22m>20m,根据《抗规》第4.1.5条,d0=20m

查《抗规》表4.1.6, Ⅱ类场地。

第9题:

抗震设计的概念设计包括()。

  • 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
  • B、建筑形状要求复杂,有利于抗震
  • C、建筑物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应尽可能的远离
  • D、选择抗震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
  • E、结构设计应满足抗震要求

正确答案:A,D,E

第10题:

下述对抗震设防区建筑场地液化的叙述中,()是错误的

  • A、建筑场地存在液化土层对房屋抗震不利
  • B、6度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场地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场地的液化判别
  • C、饱和砂土与饱和粉土的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
  • D、粘性土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