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及支护结构上的监测点布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题目

下列关于建筑基坑及支护结构上的监测点布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水平间距宜为20~50m,且每边监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
  • B、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量和水平间距视情况而定,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2~4m
  • C、支撑内力监测点宜设置在支撑内力较大或在整个支撑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杆件上
  • D、锚杆的内力监测点应选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每边中部、阳角处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段宜布置监测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相关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
B. 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或支撑
C. 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
D. 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地面的沉降监测

答案:D
解析:
对于选项D,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地面的沉降监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相关要求,还包括:
1 .基坑支护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 1 )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 2 )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
2 .当场地内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和支护结构与基础形式等因素,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当场地周围有地表水汇流、排泄或地下水管渗漏时,应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
3 .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必要时可采取水平封底隔渗或钻孔减压措施保证坑底土层稳定。

第2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关于深基坑工程设计,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基坑支护设计使用期限,即从基坑土方开挖之日起至基坑完成使用功能结束,不应小于一年
B、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必须同时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C、同样的地质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主要取决于基坑开挖的深度
D、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对设计时支护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和各种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取值有影响

答案:B,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第3.1.1条规定,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其设计使用期限。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一年。设计使用期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B项,根据第3.1.5条规定,支护结构、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面沉降、地下水控制的计算和验算应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C项,根据第3.1.3条规定,基坑支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按表3.1.3采用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对同一基坑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D项,根据第3.1.6条规定,支护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γF不应小于1.25。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支护结构,其结构重要性系数(γο)分别不应小于1.1、1.0、0.9。各类稳定性安全系数(K)应按本规程各章的规定取值。

第3题: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的规定,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时,基坑每边的监测点不应少于(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第4题:

为防止支护结构发生坍塌进行基坑支护监测,下面属于基坑监测内容的是()等。

A.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B.地表裂缝
C.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
D.地下水位
E.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

答案:A,B,C,E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284-287
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地表裂缝、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等。监测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基坑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的特点。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护壁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确定。

第5题:

下列关于基坑变形观测说法,错误的有( )。

A. 基坑变形观测分为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基坑回弹观测
B. 监测点布置在受力较大的部位
C. 观测点不应大于30m
D. 基坑回弹观测不应少于3 次

答案:C
解析:
P78

第6题:

关于基坑土石方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说法正确的是( )。

A.井点布置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基坑护坡支护形式
B.双排井点管适用于大面积基坑
C.单排井点管应布置在基坑的地下水上游一侧
D.施工机械不能经U型布置的开口端进出基坑

答案:C
解析:
选项A错误,井点管的布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基坑平面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选项B错误,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的情况。选项D错误,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进出基坑时,可采用U性布置。

第7题:

对于基坑监测的说法,哪项符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的要求?(  )

A、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支点间中部位
B、围护墙的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角点处
C、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上部的1/3部位
D、坑外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布置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第5.2.13条,坑外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A项,根据第5.2.5条,钢筋混凝土支撑的监测截面宜布置在支撑长度的1/3部位;B项,根据第5.2.4条,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C项,根据第5.2.6条,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施工栈桥下、地质条件复杂处的立柱上。

第8题:

关于深基坑的排桩支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排桩支护通常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
B.仅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情况
C.适用于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
D.排桩可根据工程情况分为悬臂式支护结构、拉锚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和锚杆式支护结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坑支护的种类。选项B说法错误,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

第9题:

为防止支护结构发生坍塌进行基坑支护监测,下面属于基坑监测内容的是(  )等。

A.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B.地表裂缝
C.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
D.地下水位
E.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监测项目的内容有: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地表裂缝、基坑顶部建(构)筑物变形、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等。监测项目的选择应考虑基坑的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的特点。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护壁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确定。

答案:A,B,C,E
解析:

第10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8.2.1要求,对于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二、三级的基坑,应测的基坑监测项目有()

  • A、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
  • B、锚杆拉力
  • C、支撑立柱沉降
  • D、地下水位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