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软土路基是指具有下列()特性的路基。()

题目

铁路软土路基是指具有下列()特性的路基。()

  • A、软土的沉积环境是静水或缓慢流水
  • B、软土的压缩性一般为中等压缩性
  • C、软土的含水量一般大于塑限
  • D、软土的孔隙比一般大于1.0
  • E、软土的强度一般低于80kP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各类土中,不宜用作Ⅰ、Ⅱ、Ⅲ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是[]

A、中砂

B、砾砂

C、硬块石

D、易风化软块石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关于路基网裂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路基下层土过湿
B.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C.路基填料为膨胀土
D.土的塑性指数偏低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53/2019版教材P48
路基网裂开挖路床或填筑路堤后出现网状裂缝,降低了路基强度。原因分析1.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2.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3.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4.路基下层土过湿。

第3题:

路面设计应根据()确定路基干湿类型。

A.路基土平均含水量

B.路基土平均稠度

C.路基土最佳含水量

D.路基土分界稠度


正确答案:D

第4题:

土中放入抗拉强度高的补强材料形成复合路基以加强和改善路基土的剪切特性,这种加固处理方法属于( )。

A.土的补强
B.置换法
C.挤密法
D.土质改良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4
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三类。土质改良是指用机械(力学)的、化学、电、热等手段增加路基土的密度,或使路基土固结,这一方法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有路基。土的置换是将软土层换填为良质土如砂垫层等。土的补强是采用薄膜、绳网、板桩等约束住路基土,或者在土中放入抗拉强度高的补强材料形成复合路基以加强和改善路基土的剪切特性

第5题:

路基不均匀变形是常见的路基病害,处于( )地区的路基容易发生不均匀膨胀变形。

A.软土
B.膨胀土
C.岩溶空洞
D.盐渍土

答案:B,D
解析:
路基不均匀变形是常见的路基病害,路基不均匀变形包括沉陷变形和膨胀变形。在盐渍土和膨胀土分布地区的路基则出现不均匀鼓胀变形,冰冻地区路基顶部水分集中与冻融变化是路基冻胀翻浆的原因。

第6题:

下列各类土中,不得用于Ⅰ、Ⅱ、Ⅲ级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是[]

A、角砾土

B、中砂

C、粘土

D、漂石土


参考答案:C

第7题:

某二级公路路基出现了网裂病害,下列关于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
B、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C、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
D、路基下层土过干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网裂病害及防治措施。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路基碾压时土含水量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路基下层土过湿。参见教材P35。

第8题:

路基设计应根据膨胀土的类型和特性区别对待,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路基施工程序是()。

A、准备工作,附属构筑物,路基(土、石方)工程
B、准备工作,路基(土、石方)工程,附属构筑物
C、路基(土、石方)工程,准备工作,附属构筑物
D、附属构筑物,准备工作,路基(土、石方)工程

答案:A
解析:
路基施工基本流程:准备工作;附属构筑物;路基(土、石方)施工。

第10题:

在路基土中埋设土工聚合物,以加强和改善路基土剪切特性的加固处理方法属于( )。


A.置换法

B.土的补强

C.土质改良

D.挤密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为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
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等三类。土质改良是指用机械(力学)、化学、电、热等手段增加路基土的密度,或使路基土固结,这一方法是尽可能地利用原有路基。土的置换是将软土层换填为良质土如砂垫层等。土的补强是采用薄膜、绳网、板桩等约束住路基土,或者在土中放入抗拉强度高的补强材料形成复合路基以加强和改善路基土的剪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