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当场地允许时采用哪一种方法来处理厚度较大的松

题目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当场地允许时采用哪一种方法来处理厚度较大的松散砂土地基较为有效和经济?( )

  • A、换土垫层
  • B、旋喷桩
  • C、砂土~堆载预压
  • D、强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能形成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的是哪一种?

A.换土垫层
B.碾压夯实
C.强夯法
D.高压注浆

答案:D
解析:
提示:复合地基是指由两种刚度不同的材料组成,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

第2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025—2004)第6.1.5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项,根据第6.1.5条第2款规定,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D两项,根据第6.1.5条第3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或Ⅳ级时,对多层建筑宜采用整片处理,地基处理厚度分别不应小于3m或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单层或多层建筑均不应大于200mm。

第3题:

当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地基时,一般砂垫层的厚度为( )m。

A.<0.5

B.1~2

C.2~3

D.>3


答案:C

第4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当场地允许时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来处理厚度较大的松散砂土地基较为有效和经济()

  • A、换土垫层;
  • B、旋喷桩;
  • C、砂土-堆载预压;
  • D、强夯。

正确答案:D

第5题:

膨胀土地基与基础方案选择不合理的是()。

  • A、膨胀土地基可采用换土方法进行地基处理
  • B、膨胀土地基可采用预浸水法消除其膨胀量进行地基处理
  • C、当胀缩性不大时可采用砂石垫层进行处理
  • D、可采用桩基穿透膨胀土层

正确答案:B

第6题: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丙类多层建筑,若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当采用整片地基处理时,应满足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要求?()
A.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C.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
D.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应小于1.0m


答案:B,C
解析:

第7题:

当计算最大裂缝宽度超过允许值不大时,可以通过增加保护层厚度的方法来解决。

A

B



第8题:

当场地允许时,下列地基处理的方法中,采取哪一种方法来处理较大的松散砂土地基较为有效和经济()

A、换土垫层

B、强夯

C、砂土堆载预压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宜在城市中采用的是哪一种()?

  • A、换土垫层
  • B、碾压夯实
  • C、强夯法
  • D、挤密振冲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当发生炭堆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来处理


正确答案:降低生焦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