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端承桩桩基设计方案,土层坡度≤10%时,勘探点间距宜采用()

题目

采用端承桩桩基设计方案,土层坡度≤10%时,勘探点间距宜采用()。

  • A、12~24m
  • B、25~30m
  • C、30~35m
  • D、36~40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查看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勘探点间距:端承桩宜为12~24m;摩擦桩宜为20~35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当软土层很厚,桩端达不到坚硬土层或岩层上时,采用的桩基为( )。

A.端承桩
B.摩擦桩
C.摩擦端承桩
D.端承摩擦桩

答案:B
解析:
2020版教材P117/2019版教材P113
①摩擦桩:当软土层很厚,桩端达不到坚硬土层或岩层上时,则桩顶的极限荷载主要靠桩身与周围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支承,桩尖处土层反力很小,可忽略不计。

第3题:

关于桩基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桩基础可以节省基础材料,减少土方工程量,改善劳动条件,缩短工期

B.桩基础由承台和桩群两部分组成

C.桩按传力方式不同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D.端承桩适用于表层软弱土层厚,而下部为坚硬土层的地基情况


正确答案:D
解析:端承桩是通过桩端将上部荷载传给较深的坚硬土层,它适用于表层软弱土层不太厚,而下部为坚硬土层的地基情况。

第4题:

下列对于建筑桩基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桩基均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强度计算
  • B、桩基宜选高、中压缩性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 C、同一结构单元内的桩基不宜采用部分摩擦桩和部分端承桩
  • D、在深厚黏土中不宜采用大片密集有挤土效应的桩基

正确答案:B,D

第5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基桩竖向承载力时,下列哪些情况下宜考虑承台效应?(  )

A、桩数为3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
B、桩身穿越粉土层进入密实砂土层、桩间距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
C、承台底面存在湿陷性黄土的桩基
D、软土地基的减沉疏桩基础

答案:B,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2.3、5.2.4条规定,A项为桩数少于4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不考虑承台效应;C项承台底为湿陷性黄土,不考虑承台效应;BD两项需要考虑承台效应。

第6题:

查看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勘探点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勘探点间距:端承桩宜为()m;摩擦桩宜为()m。


参考答案:12~24;20~35

第7题:

某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办公用房,地上22层,大屋面高度96.8m,结构平面尺寸见题14~15图。拟采用端承型桩基础,采用直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桩端进人中风化片麻岩(frk=10MPa)。



题14:相邻建筑勘察资料表明,该地区地基土层分布较均匀平坦。试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详细勘察时勘探孔(个)及控制性勘探孔(个)的最少数量,下列何项最为合理?(  )

A. 9,3
B. 6,3
C. 12,4
D. 4,2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表3.1.2,该工程桩基设计等级应为甲级。
根据《桩规》第3.2.2条,对于土层分布均匀平坦的端承桩宜12~24m,本工程角柱间距离分别为40m、36m,应布设不少于9个勘探孔。设计等级为甲类的建筑桩基,控制性孔不少于3个,且数量不宜少于勘探孔的1/3~1/2,控制性勘探孔为3个,一般性勘探孔为6个。
故答案选A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桩基础勘探点的布置,包括以下考点:
①桩基础设计等级判别;
②勘探点的间距;
③控制性孔的设置要求。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本工程为20层以上的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桩基础没计等级应为甲级;
②其次桩端进入中风化片麻岩,为端承型桩,由于土层分布均匀平坦,勘探点间距宜12~24m,综合考虑柱网尺寸,应布设不少于9个勘探孔;
③最后设计等级为甲类的建筑桩基,控制性孔数最宜为勘探孔的1/3~1/2,即控制性陆勘探孔宜为3~5个;同时,至少应布置3个控制性孔。因此,控制性勘探孔为3个,一般性勘探孔为6个。

第8题:

对长径比较小(一般小于10),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于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等风化及微风化岩层中的桩,可视为()

A、端承桩

B、摩擦桩

C、摩擦端承桩

D、端承摩擦桩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下列关于软土地区桩基设计原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软土中的桩基宜选择中低压缩性黏性土、粉土、中密砂土及碎石类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B.对于一级建筑桩基不宜采用桩端置于软弱土层的摩擦桩
C.为防止坑边土体侧移对桩产生影响,可采用先沉桩后开挖基坑的方法
D.在深厚淤泥中宜采用大片密集沉管灌注桩

答案:A,B
解析: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3.4.1条。

第10题:

采用端承桩桩基设计方案,土层坡度≤10%时,勘探点间距宜采用以下何项数据()

  • A、12m~24m
  • B、25m~30m
  • C、30m~35m
  • D、36m~40m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