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

题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 A、25℃
  • B、30℃
  • C、35℃
  • D、4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体积混凝土在覆盖养护期间,混凝土浇筑体的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温度与浇筑体表面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A、20

B、25

C、30

D、40


答案:B

第2题:

铁路桥梁墩台应该按照( )的施工顺序施工。

A.墩台底面放线→基底处理→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B.基底处理→墩台底面放线→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C.墩台底面放线→基底处理→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D.基底处理→墩台底面放线→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答案:A
解析:
墩台施工程序如下:墩台底面放线→基底处理→绑扎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第3题: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应在浇筑完毕后及时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B、掺有缓凝剂的混凝土应适当增加养护时间

C、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湿润状态

D、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

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井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期间必须混凝土温控指标加以控制,下列各项指标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B.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
C.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D.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102 / 2019版教材P101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确定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在人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2)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C;
(3)混凝土浇筑体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C /d;
(4)拆除保温覆盖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C。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布置,应反映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可采用下列布置方式:
(1)测试区可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测试区内监测点应按平面
分层布置;
(2)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混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规定确定;
(3)在每条测试轴线上,监测点位不宜少于4处,应根据结构的平面尺寸布置;
(4)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应至少布置表层、底层和中心温度测点,测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m;
(5)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50mm处的温度;
(7)混凝土浇筑体底层温度,宜为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人模温度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



(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 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 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温控指标符合下列规定:
1 ) 混凝土人模温度不宜大于 30°C; 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 50°C。 2) 在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 以内(约 50mm 处) 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里(约 1/2 截面处 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C; 结束养护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最大差值不应大于 25°C 3 )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相邻两测温点的温度差值不应大于 25°C 4 ) 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C /d; 当有可靠经验时, 降温速率要求可适当放宽。 (2)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强度等级、 耐久性、抗渗性、 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 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 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要求。 (3)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粗细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如降低拌合水温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 骨料用水冲洗降温, 避免暴晒等。 (4) 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 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 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验证。 (5) 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 3d 的水化热不宜大于 240kJ/kg, 7d 的水化热不宜大于 270kJ/kg (6) 大体积混凝土配制可掺入缓凝、减水、微膨胀的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7) 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并加强测温管理。 (8)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留置变形缝、后浇带或采取跳仓法施工,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 (9) 结合结构配筋, 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 (10)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第5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表面与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的温床值()。

A、不宜大于30℃
B、不宜小于30℃
C、不宜大于25℃
D、不宜小于25℃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工程。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

第6题:

关于底板混凝土浇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池壁八字吊模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底板平面混凝土浇筑30min后进行,防止 八字腋角部分的混凝土由吊模下部底板面压出后造成蜂窝麻面,为保证池壁腋角部分的混 凝土密实,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压实混凝土表面,同时对八字吊模的根部混 凝土表面整平。
B. 底板表面的整平与压实。设置底板混凝土表面高程控制轨。在稳固的底板钢筋排 架上,安装临时控制轨。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用杠尺整平
C.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视气温与混凝土的硬化情况适时覆盖并洒水养护,时间不 少于规定的28d。特别是池壁的施工缝部位,要覆盖严密,洒水养护
D.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视气温与混凝土的硬化情况适时覆盖并洒水养护,时间不 少于规定的14d。特别是池壁的施工缝部位,要覆盖严密,洒水养护


答案:C
解析:

第7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表面与表面以内40mm~100mm 位置的温床值( )。

A.不宜大于30℃
B.不宜小于30℃
C.不宜大于25℃
D.不宜小于25℃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工程。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以内
40mm~100mm 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温度差值不宜大于 25℃。

第8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下列错误的是( )。

A.浇筑方案: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

B.在下层混凝土凝固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

C.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D.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覆盖并开始洒水养护


正确答案:B

第9题:

某建设工程项目基础筏板(采用 C35P8 混凝土浇筑) 厚 1m, 施工期间日平均气温为 20℃。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为 25℃, 混凝土浇筑完毕养护期间表面温度为 55℃, 内部温度为80℃。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第二天仅进行常规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为 14 天。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 施工单位留置了 100cm 宽的后浇带, 后浇带处钢筋断开设置, 保留了 21d后仅用比原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进行 14d 湿润养护。
问题: 指出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不妥之处有:
(1) 浇筑完毕后内部温度为 80℃不妥。
正确做法为: 混凝土浇筑体的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 50℃。
(2) 筏板浇筑完毕后第二天仅进行自然养护不妥。
正确做法为: 筏板浇筑完毕后应在终凝前, 一般为浇筑后 8-12h 内进行养护, 且还应根据温控技术措施进行保温养护
(3) 后浇带处钢筋断开设置不妥。
正确做法为, 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
(4) 该混凝土的后浇带保留 21d 不妥。
正确做法为: 应根据设计要求留设一段时间, 设计无要求时应至少保留 28d。
(5) 后浇带采取仅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的混凝土浇筑不妥。
正确做法为: 还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6) 该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14d 不妥。
正确做法为: 该后浇带混凝土有防水要求, 应保持至少 28d 的湿润养护。

第10题: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裸露表面应采用覆盖养护方式;当混凝土表面以内40mm~80mm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时,可结束覆盖养护。

  • A、20℃
  • B、22℃
  • C、24℃
  • D、25℃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