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北京城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特点?

题目

明清北京城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明清时期是()修建了北京城,成为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和瑰宝。

  • A、明太宜朱元璋
  • B、明成祖朱棣
  • C、清太宜努尔哈赤
  • D、清圣祖玄烨

正确答案:B

第2题:

我国三大古都是()、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正确答案:唐长安

第3题:

2017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作出批复。下列有关《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这是北京首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B.由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近中远期具体任务和实施步骤3个章节组成
C.提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
D.该规划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内容。第二步,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首都发展要义,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明确建设重点和时序,抓紧深化编制有关专项规划、功能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和任务要求,切实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因此,选择C选项。A项:北京市共6次提出城市总体规划,这并不是北京首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B项:该规划是由指导思想、规划范围、规划期限组成。D项:首次提出了宜居之城的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此规划一改以往提了几十年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定位,而将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第4题:

明清北京城中轴线长7.5里,起于永定门,止于()。


正确答案:正阳门

第5题:

简要分析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特点。


正确答案: 1整体布局仍为环套式,以皇城为中心。
2中轴线明显,并得到不断强化北京城有一条全长约7.5㎞的中轴线,由外城南门永定门——内城南门正阳门——皇城天安门——端门——紫禁城午门——6门7殿——神武门——景山——地安门。轴线两侧布置天坛、先农坛、社稷坛等礼制建筑群和五府六院等,体量雄伟、色彩鲜明,与周围低矮的青灰瓦顶的民居形成强烈对比。
3东西向交通不便皇城梗立中央,妨碍了东西交通。
4道路系统继承了元代“干道——胡同”模式干道以南北向为主,胡同以东西向为主,胡同间划分宅基地,从而形成了一种有规律的街巷布置和独特的城市肌理。
5商业区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皇城四侧。

第6题:

中国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在一定规划设计下发展起来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北京城内的街道,基本是元大都的基础。因为()居中,把城市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给城市交通带来不便。


正确答案:皇城

第8题:

形成城市景观的重点是( ),它也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

A.城市中心的空间布局
B.城市中心和干路的空间布局
C.城市中心和支路的空间布局
D.城市中心和快速路的空间布局

答案:B
解析:
城市中心和干路的空间布局都是形成城市景观的重点,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要因素。城市总体布局应通过对节点、路径、界面、标志的有效组织,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干路的艺术风貌。城市轴线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组成一个有秩序、有韵律的整体,以突出城市空间的序列和秩序感。

第9题:

试述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


正确答案: ①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在城南加筑外城,主要为手工业、商业区及天坛、先农坛。
②内城城门都有瓮城,上建城楼和箭楼。
③皇城位于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呈方形。宫城四角建有华丽角楼,西面辟们,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听政之所,城外有护城河。
④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所有城内宫殿及其它重要建筑都沿此轴结合起来。
⑤内城街道沿用元大都的,城内干道以平行于主轴的两条为主,胡同与胡同之间配次干道,形成相互垂直的方格网。
⑥饮水主要靠人工凿井。护城河只起防卫、排泄雨之用,城中什刹海、太液池起空气调节作用。
⑦北京市肆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形成四个商业区,各行业有“行”的组织。
⑧大小干道下用砖修排雨和污水的暗沟。

第10题:

()的建设是我国传统城市建设的最高成就。

  • A、汉长城
  • B、唐长安城
  • C、明清北京城
  • D、周阳城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