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导体、保护联结导体的正确定义是()。

题目

保护导体、保护联结导体的正确定义是()。

  • A、保护导体是为安全目的(如电击防护)而设置的导体
  • B、保护导体是为防护性或功能性接地而设置的导体
  • C、保护联结导体是为保护性等电位联结而设置的导体
  • D、保护联结导体是保护导体和等电位联结导体的统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金属导管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熔焊焊接保护联结导体
B.金属柔性导管可以熔焊连接
C.管与管、管与盒(箱)体的连接配件应选用配套部件
D.以熔焊焊接的保护联结导体宜为圆钢,直径不应小于4mm

答案:B,D
解析:
金属导管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熔焊焊接保护联结导体,A正确。
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得熔焊连接,故B错误。
机械连接的金属导体,管与管、管与盒(箱)体的连接配件应选用配套部件,其连接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C正确。
以专用接地卡固定的保护联结导体应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以熔焊焊接的保2护联结导体宜为圆钢,直径不应小于6mm,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D错误。

第2题:

保护导体、保护联结导体的正确定义是()。

A.保护导体是为安全目的(如电击防护)而设置的导体;
B.保护导体是为防护性或功能性接地而设置的导体;
C.保护联结导体是为保护性等电位联结而设置的导体;
D.保护联结导体是保护导体和等电位联结导体的统称。

答案:A,C
解析:

第3题:

金属导管为何种情况时,其连接处宜采用接地卡固定保护联结导体?


答案:
解析:
导管为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时,其连接处宜采用接地卡固定保护联结导体。

第4题:

对加强型保护导体的界定和要求,正确的是( )。

A.加强型保护导体是电流超过1OmA的保护导体;
B.加强型保护导体是电流超过1OA的保护导体;
C.加强型保护导体的全长应采用截面至少为4mm2的铜导体或16mm2的铝导体;
D.加强型保护导体的全长应采用截面至少为1Omm2的铜导体或16mm2的铝等体。

答案:A,D
解析:

第5题:

低压配电接地装置的总接地端子,应与下列哪些导体连接? ( )

(A)保护连接导体

(B)接地导体

(C)保护导体

(D)中性线


答案:A,B,C
解析:
答案:ABC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一2011)第8. 1. 4条。
注:也可参考《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一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GB 16895.3 — 2004)第524.4.1条。

第6题:

关于总等电位联结的论述中,下面哪些是错误的? ()
(A)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与总接地端子之间的连接线是保护导体
(B)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的连接线是总等电位联结导体
(C)总接地端子与金属管道之间的连接线是辅助等电位导体
(D)总接地端子与接地极之间的连接线是保护导体


答案:B,C,D
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第7.2.6条图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已取消。

第7题:

低压配电接地装置的总接地端子,应与下列哪些导体连接?()
(A)保护联结导体(B)接地导体
(C)保护导体(D)中性线


答案:A,B,C
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第8.1.4条。
注:PE即保护导体。

第8题:

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熔焊焊接保护联结导体。


答案:对
解析:

第9题:

中性导体(N)、保护导体(PE)、保护中性导体(PEN)的正确定义是( )。

A.中性导体(N):与系统中性点相连接,不能起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
B.中性导体(N):与系统中性点相连接,并能起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
C保护导体(PE):某些防电击措施要求的,用来与下列任一部分作电气连接的导体: ①外露可导电部分;②装置外的可导电部分;③总接地端子或主接地导体;④接地极;⑤电 源接地点或人工接地点。
D.保护中性导体(PEN):具有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两种功能的接地导体,

答案:B,C,D
解析:

第10题:

等电位联结指保护导体与用于其他目的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联结。

A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