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用强制确定法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时,当价值系数()时,不应选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A、V=1B、V=0C、V<1D、V<0

题目

在采用强制确定法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时,当价值系数()时,不应选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

  • A、V=1
  • B、V=0
  • C、V<1
  • D、V<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过求得对象的价值系数和成本降低期望值,确定价值工程的改进对象。如果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须改进,其功能系数应为( )。

A、V=1
B、V<1
C、V>1
D、V=0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76~77 / 2019版教材P75
Vi=l,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须改进。

第2题:

在采用强制确定法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时,当价值系数( )时,不应选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

A.V=1
B.V=0
C.V<1
D.V<0

答案:A
解析:
若价值系数等于1或接近1,就意味着功能的重要性与成本比重相当,这种情况一般不作为价值工程对象;若价值系数小于1,即功能评价系数低于成本系数,说明该零件功能重要性较小,而所占成本较高,存在降低成本的潜力,在开展价值工程活动时,应选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若价值系数大于1,说明功能过高或成本过低,应剔除过剩功能或在重要功能上适当增加成本。

第3题:

在采用强制确定法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时,当价值系数( )时,应选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

A.V=1

B.V=0

C.V<1

D.V<0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下列有关价值工程中。功能价值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功能成本法中,V>1即功能评价值大于功能实现成本
B.在功能成本法中,V>1时,可能存在功能过剩
C.在价值指数法中,V>1时,一般都要列入改进对象
D.在价值指数法中,V>1即评价对象成本大于功能比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价值工程的应用。选项A错误,在功能成本法中,V<1即功能实现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选项C错误,在价值指数法中,V>1时,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入改进对象。

第5题:

在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时,首先求出分析对象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然后求得价值系数。当分析对象的功能与成本不相符时,将价值低的选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方法称为( )。

A:重点选择法
B:因素分析法
C:强制确定法
D:价值指数法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206
强制确定法是以功能重要程度作为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一种分析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求出分析对象的成本系数、功能系数,然后得出价值系数,以揭示出分析对象的功能与成本之间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价值低的则被选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第6题:

在进行产品功能价值分析时,若甲、乙、丙、丁4种零部件的价值系数分别为V甲=0.9,V乙=0.7,V丙=1,V丁=1.2,则应重点研究改进的对象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价值工程的功能评价。

Vi=1,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须改进。Vi<1,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重点改进对象。Vi>1,应具体分析,可能功能与成本分配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其值与1偏离的最多者应该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本题中乙为应重点研究改进的对象。

综上所述,B项正确,ACD项错误。

第7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中,价值指数V1的计算结果不同,采取的改进策略也不同。下列改进策略中正确的是( )。

A:V1<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提高功能水平
B:V1>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降低功能水平
C:V1<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增加成本
D:V1>1时,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的方向主要是提高功能水平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216
本题考核的内容是价值功能分析。其中:当V1<1时。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当V1>1时。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的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个原因是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最后一个原因是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就不必列为改进对象了。

第8题:

在采用强制性确定法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时,当价值系数( )时,应选为价值工程研究对象。

A.V=1

B.V=0

C.V<1

D.V<0


正确答案:A

第9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中,通过分析求得某研究对象的价值指数V1后,对该研究对象可采取的策略是( )。

A:V1<1时,增加现实成本
B:V1>1时,提高功能水平
C:V1<1时,降低现实成本
D:V1>1时,降低现实成本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216
V1<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V1>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种:第一,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

第10题:

价值工程活动过程中,表达式V=F/C中的V是指研究对象的()。

A:使用价值
B:市场价格
C:交换价值
D:比较价值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其特点的相关知识。价值工程(VE):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是指作为某种产品(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它不是对象的使用价值,也不是对象的交换价值,而是对象的比较价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