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产生粉尘而不放散有害气

题目

供给工作场所的空气,一般直接送至工作地点。产生粉尘而不放散有害气体或放散有害气体而又无大量余热的工作场所、有局部排气装置的工作地点,可由车间()送入气体。

  • A、上部
  • B、下部
  • C、中部
  • D、外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生产车间的通风,错误的描述是

A、应当根据车间用途、生产工艺布置、有害物散发源位置及特点、人员操作岗位和其他有关因素合理组织气流

B、供给车间的空气直接送到工作地点,然后再与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物质混合排出

C、对只产生粉尘而不散发有害气体或虽散发有害气体但设局部排气装置的工作地点,要求从工作地点的上部送入空气,避免因送风引起粉尘二次飞扬和破坏局部排气装置正常工作

D、要充分利用新鲜空气吹过操作人员的工作地点,避免未经过工作地点而经车间门窗开口或局部排气罩短路逸出

E、车间送风口应设在有害物质浓度的最高区域,排风口则应尽量布置在有害物质产生源附近或有害物质浓度较小区


参考答案:E

第2题:

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包括了多少种粉尘

A、10多种

B、20多种

C、30多种

D、40多种

E、50多种


参考答案:D

第3题: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l59.2004)中规定了采样点的选择原则,其中不包括( )。

A.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彦最高的工作地点

B.采样点尽可能靠近作业人员

C.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D.空气中有害物质平均浓度的工作地点


正确答案:A

第4题:

下面那项采样前准备工作是正确的。()

  • A、采样前可以凭经验直接去现场
  • B、采样前可以不必调查了解工作场所或作业地点产生的有害物质的种类
  • C、采样前先要调查了解工作场所或作业地点产生的有害物质的种类
  • D、使用的采样仪器到现场后再确定

正确答案:C

第5题:

机械送风系统,当固定工作地点靠近有害物质放散源,且不可能安装有效的后部排风装置时,应采用下列送风方式中的( )。

A.直接向工作地点送风
B.送至上部地带
C.送至有害物放散源
D.远离排风点

答案:A
解析:
《暖通规范》第5.3.7条规定:应直接向工作地点送风。

第6题: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标准中,规定了( )种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容许浓度。

A.47

B.50

C.64

D.76


正确答案:D
自然通风、全面通风、局部送风是使用新鲜空气稀释某些位置的污浊空气,以达到净化的目的,但都无法实现回收的目的;而局部排风是在有害物质沿整个车间扩散开以前,将其从产生源抽出、使污浊空气经通风系统进入净化装置的通风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回收有害物质的目的。 

第7题:

关于移动供气源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供气源弥补了其他种类呼吸器供气时间短的缺点,适用于需较长时间作业的特殊固定场所

B.移动供气源是一种将气源置于有毒有害工作环境外,在空气新鲜无污染的场所,依靠气瓶压力和长管连接,将洁净空气输送到在有毒有害工作环境下的工作人员的呼吸防护装备。

C.移动供气源主要适用于长时间在有毒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以及缺氧环境中进行的定岗作业的工作人员的呼吸保护

D.移动供气源主要适用于长时间在有毒有害气体、蒸汽、粉尘、烟雾以及缺氧环境中进行的小活动范围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呼吸保护。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下列不属于职业卫生标准的是( )

A、工作场所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B、工作场所粉尘容许浓度

C、工作场所生物接触限值

D、工作场所噪声卫生标准

E、大气中有害气体容许浓度


参考答案:E

第9题: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要求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应达到( )。

A.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B.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生物限值
C.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D.车间空气中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E.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当采用机械系统循环空气时,关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接触值的()。

  • A、40%
  • B、30%
  • C、20%
  • D、10%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