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ATM技术是融合了电路转送和分组转送模式的特点?

题目

为什么说ATM技术是融合了电路转送和分组转送模式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电路传送方式中,信道是按时隙周期性分配的,每个时隙分给一个用户传数据。无论用户是否传送数据,该时隙都为该用户所占用。如果在每个时隙中放入48字节的用户数据和5字节的信头,即一个ATM信元,则上述的电路传送方式就变为ATM。这样就可根据信头标志来区分不同用户的数据,于是用户数据占用的时间位置就不再受约束。分组传送方式中,信道上传送的是数据分组。
可以把ATM信元看作是一种特殊(即53字节)的数据分组,这样就可以把ATM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分组传送方式。ATM中使用固定长度的分组──ATM信元,并用空闲信元填充信道,这就将信道分成等长的时间小段,从而具有电路传送方式的特点。ATM可以看作是快速分组交换。所以ATM是以分组传送方式为基础并结合了电路传送方式高速化的优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电路转移模式和分组转移模式是什么?ATM和它们有什么联系?


正确答案:电路转移模式属同步转移模式,它是以电路连接为特征,其传输复用和交换都以电路为基础。这种转移模式的优点是传输时延和时延抖动小。然而恒定的带宽对于不同速率的各种业务,特别是低速业务,不能很好地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分组转移模式属于异步传递方式,其传输、复用和交换都是以分组为单位。分组转移模式的优点是能以可变速率传送信息,可动态分配网络资源,信道利用率高。但是各段链路要对每个分组进行差错和流量控制,其协议复杂:所产生的时延对延时延敏感的实时性业务的影响较大。ATM是电路转移模式和分组转移模式的演进与融合。在电路方式中,各用户的数据按固定时隙周期性等间隔地复用在一条物理线路上;而ATM则是ATM信元等间隔地复用在线路上,但是某个用户信息的各信元却不一定周期性地出现,可以是任意时刻。在分组方式中,信息分组是变长的,而ATM则将用户数据分割为定长的分组,加上简短的信头后形成固定53字节(48字节信息段,5字节信头)的ATM信元。ATM改进了电路交换功能,使其能够灵活地适配不同速率的业务;ATM改进了分组交换功能,满足了实时性业务的需求。

第2题:

ATM是()的演进与融合。

A.电路转移模式

B.信息转移模式

C.分组转移模式

D.同步转移模式


正确答案:AC

第3题:

电路层的模式可分为().

A.电路模式.分组模式.贴中继模式和ATM模式

B.PDH.SDH.ATM模式

C.铜线系统.同轴电缆系统.光纤接入系统等


参考答案:A

第4题:

关于ATM网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ATM网络综合了电路交换的实时性和分组交换的灵活性

B.ATM采用异步传输模式

C. ATM的基本传输单位是信元

D.ATM提供的服务是面向非连接的


正确答案:D
解析:ATM网络综合了电路交换的实时性和分组交换的灵活性;它采用异步传输模式;其基本传输单位是信元; ATM提供的服务是面向连接的。

第5题:

ATM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优点。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

D、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参考答案:C

第6题:

ATM是支持B-ISDN服务的一种交换技术,也是新一代的交换和复用技术,可以说ATM实际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发展的产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对ATM正确的理解是().

A.ATM只是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

B.ATM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并克服了它们的缺点,使得ATM能够适合任何类型业务.

C.ATM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


本题答案:B

第8题:

通道层TP的模式可分为().

A.电路模式.分组模式.贴中继模式和ATM模式

B.PDH.SDH.ATM模式

C.铜线系统.同轴电缆系统.光纤继模式和ATM模式


参考答案:B

第9题:

ATM技术是实现B-ISDN的核心技术,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了电路传送模式高速化的优点。()


参考答案:正确

第10题:

异步传输方式(ATM)融合了______两种技术的特点。

A.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

B.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C.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

D.分组交换与帧交换


正确答案:B
解析:异步传输方式(ATM)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上的一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它采用定长分组作为传输和交换的单位。在ATM中这种定长分组称为信元(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