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R4的核心网做了哪些技术上的改进?

题目

3GPPR4的核心网做了哪些技术上的改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ADSL2相对于ADSL系统在技术上有哪些改进?


正确答案: (1)传输速率与距离的提高;
(2)智能化功率管理;
(3)实时故障诊断;
(4)精密的速率自适应技术;
(5)多线对绑定的高速数据传输;
(6)信道化的业务提供。

第2题:

新型小型空分设备与原先的设备相比,在技术上有哪些改进?


正确答案: 从90年代开始,一些成熟的制氧先进技术也在小型空分设备上得到应用,减少了冷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操作压力,节约了能源,简化了操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用板翅式换热器替代绕管式换热器,其结果传热性能提高,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消耗,还使换热器的热端温差从原先的5~7℃降到2~3℃,热交换不完全冷损失减少,可使装置的工作压力降低。冷凝蒸发器采用窄流道板翅式换热器后,主冷的传热温差可从2.5℃降至1.25℃,下塔的冷凝压力可下降0.04MPa,有利于降低空压机的排压;
2)采用直冷式空气预冷系统。为了提高分子筛的吸附性能,空气在进入纯化器以前,由冷冻机提供冷量对空气进行预冷。为了提高换热效果,采用冷冻剂在蒸发器中与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使冷却系统简化,操作方便;
3)采用长周期吸附器组。将吸附器的切换时间从8h延长到24h,大大简化了操作。而吸附剂的充装量仅增加不到一倍,还减少了再生气和再生功率的消耗;
4)精馏塔试采用规整填料结构(上塔),或铜(环流塔板型精馏塔)与铝(换热器、管路)的混合结构。但要解决铜铝焊接问题;
5)采用立式无润滑空压机和氧压机,大大延长易损零件的寿命,提高机械性能;
6)采用气体轴承透平膨胀机组代替活塞式膨胀机,提高膨胀机效率。

第3题:

GSM网络的核心网与TD-SCDMA网络的核心网中哪些网元是可以共用的()。

A、MSC-S

B、MGW

C、SGSN

D、GGSN

E、HLR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MD5在MD4基础上做了哪些改进,其改进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MD5在MD4基础上增加了Safety-Belts,所以MD5又被称为是“系有安全带的MD4”,它虽然比MD4慢一点,但更为安全。

第5题:

在无线3G应用中,BICC协议处于3GPPR4电路域核心网的()接口,提供了对(G)MSC Server之间呼叫接续的支持。


正确答案:Nc

第6题:

茶园施肥技术上有如下改进


正确答案: 1.机能型肥料包括调节型肥料、缓释型肥料和被覆肥料;
2.分期施肥法减少土壤中氮素流失;
3.树冠下液体施肥(500mgN/L浓度)技术和深层施肥技术;
4.利用土壤中脱硝化硫细菌的作用施入硫磺和石灰石使土壤中的硝态氮脱消化成氮素。

第7题:

PPTP相比较,L2TP主要在哪些方面做了改进,L2TP自身存在哪些缺陷?


正确答案: (1)在协议的适用性方面,L2TP通过隧道技术实现在IP网络或非IP网络的公共网络上传输PPP分组,而不是像PPTP协议一样仅适用于IP网络。
(2)在消息的结构方面,L2TP协议利用AVP来构造控制信息,比起PPTP中固化的消息格式来说,L2TP的消息格式更为灵活。
(3)在安全性方面,L2TP协议可以通过AVP的隐藏,使用户可以在隧道中安全地传输一些敏感信息,例如用户ID、口令等。L2TP协议中还包含了一种简单的类似CHAP的隧道认证机制,可以在控制连接的建立之时选择性地进行身份认证。缺陷:L2TP隧道的认证机制只能提供LAC和LNS之间在隧道建立阶段的认证,而不能有效的保护控制连接和数据隧道中的报文。因此,L2TP的认证不能解决L2TP隧道易受攻击的缺点。为了实现认证,LAC和LNS对之间必须有一个共享密钥,但L2TP不提供密钥协商与共享的功能。

第8题:

技术创新即技术上的改进或发明。


答案:错
解析:

第9题:

为解决玻纤在热塑性树脂中的分散问题,在设备上做了哪些改进?


正确答案: 措施:长纤维挤出包覆造粒
挤出机 →熔融→包覆机头→冷却→牵引→切粒→干燥
玻纤多股集束,与树脂一起从模头(包覆机头)挤出,被树脂包覆成料条,冷却后切粒
玻纤粗纱通过型芯中的小孔进入机头,与熔融树脂接触,为使Gf充分浸渍树脂,型芯中有许多小孔,每孔穿入一根Gf 机头设计关键:
A.Gf被充分浸渍
B.多束纤维粗纱在粒料横截面上均匀分布,但并不露出来料表面。
C.多束纤维粗纱顺利通过
D.树脂的粘度不同,如速度范围差别大,不同树脂机头不同。

第10题:

移动公司在6.20.100版本中对PBGT切换算法做了哪些改进?请简述改进内容和优点。


正确答案: 1.增加层间切换滞塞时间和电平偏置的参数实现层间PBGT切换算法
为了实现层间切换,在PBGT切换的基础上新增3个参数:
1)层间切换滞塞时间PbgtHoParam_0
2)上层小区PBGT判决电平PbgtHoParam_1
3)下层小区PBGT判决电平PbgtHoParam_2
实现层间PBGT切换算法的前提条件如下:
1)打开相应层次的PBGT切换(PbgtHoLaye参数要设置为允许相应层间切换);
2)邻区中设置正确的层次关系;
算法如下:
在手机接入后(包括初始接入和切换接入)启动定时器PbgtHoParam_0,在定时器时间内(定时器超时后按照普通的PBGT切换进行判决),对于PBGT切换到上层的邻接小区电平,在原有电平基础上增加上层电平补偿PbgtHoParam_1;对于PBGT切换到下层的邻接小区电平,在原有电平基础上增加下层电平补偿PbgtHoParam_2;即PBGT(n)_new=PBGT(n)+PbgtHoParam_1&2;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保证PBGT切换发生在同层之间,而当非同层的邻区电平足够强时也能进行层间PBGT切换。PbgtHoParam_1和PbgtHoParam_2可以取负值。
2.增加PBGT切换判决的启动电平门限
在GSM网络中,话音质量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关注,频繁的切换会影响话音的质量MOS值,所以在当前信道足以提供高质量的通话效果的情况下,PBGT切换也应该尽量减少。
切换模块在进行PBGT切换判决的时候,如果当前小区下行电平小于等于PBGT切换判决的启动电平门限(PbgtHoStartThs),才进行PBGT切换判决,否则不进行PBGT切换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