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于Ethernet上的帧模式MPLS,接收设备如何识别以太

题目

对于基于Ethernet上的帧模式MPLS,接收设备如何识别以太网帧承载的是MPLS信息()。

  • A、MPLS帧在预留的Session上发送
  • B、根据三层头部的协议端口识别
  • C、使用组播地址发送MPLS帧
  • D、根据二层头部的PID识别承载的是否是MPLS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MPLS技术以标签交换代替IP转发,当MPLS运行在以太网中时它使用哪种封装模式()。

A.包模式

B.帧模式

C.传输模式

D.信道模式

E.通道模式


参考答案:B

第2题:

下列不属于千兆以太网的MAC子层的主要功能的是( )。

A.数据帧的封装/卸装
B.数据链路的建立
C.帧的寻址与识别
D.帧的接收与发送

答案:B
解析:
IEEF802系列标准把数据链路层分成LLC(LogicalLink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和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两个子层。上面的LLC子层实现数据链路层与硬件无关的功能,比如流量控制、差错恢复等;较低的MAC子层提供LLC和物理层之间的接口。

第3题:

在以太网中接收帧时,如果接收帧的帧长最小帧长,则说明冲突发生。


正确答案:小于
在以太网中接收帧时,如果接收到的帧长小于最小帧长,则说明冲突发生。

第4题:

以太网交换机一个端口在接收到数据帧时,如果没有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目的MAC地址,通常如何处理?()

  • A、把以太网帧复制到所有的端口
  • B、把以太网帧单点传送到特定端口
  • C、把以太网帧发送到除本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
  • D、丢弃该帧
  • E、把以太网帧发送到一组特定的端口

正确答案:C

第5题:

如何区分EthernetⅡ格式和802.3格式的以太网帧?


正确答案:EthernetⅡ和802.3两种标准的帧是用“类型/长度”字段的值来区分(即源地址后的2字节内容)的,该字段的值大于或等于0x0600时,表示上层数据使用的协议类型,例如0x0806表示ARP请求或应答,0x0800表示IP协议;该字段的值小于0x0600时,表示以太网用户数据的长度。

第6题:

MPLS封装有不同的方式,对于各个方式应用的范围()。

A.MPLS封装有帧模式和信元模式

B.Ethernet和PPP使用帧模式封装

C.ATM使用信元模式封装

D.信元模式封装时,如果报文中已经携带了MPLS Header,第一个信元会保留该MPLS Header用于转发


参考答案:A, B, C

第7题:

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根据标记对分组进行交换,MPLS包头的位置应插入在( )


A. 以太帧头的前面
B. 以太帧头与IP头之间
C.IP头与TCP头之间
D. 应用数据与TCP头之间


答案:B
解析:
多协议标记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是核心路由器利用含有边缘路由器在IP分组内提供的前向信息的标签(Label)或标记(Tag)实现网络层交换的一种交换方式。MPLS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路由器转发速率而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标签交换取代复杂的路由运算和路由交换。该技术实现的核心就是把IP数据报封装在MPLS数据包中。MPLS将IP地址映射为简单、固定长度的标签,这和IP中的包转发、包交换不同。MPLS根据标记对分组进行交换。以以太网为例,MPLS包头的位置应插入在以太帧头与IP头之间,是属于二层和三层之间的协议,也称为2.5层协议。

第8题:

在全双工以太网上实现流量控制的方法是( )

A、伪载波侦听

B、强迫冲突算法

C、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PAUSE帧,使发送设备停止发送数据帧

D、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PAUSE帧,查询接收端设备的接收数据的能力


正确答案:C

第9题:

以太网交换机一个端口在接收到数据帧时,如果没有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目的MAC地址,通常如何处理()?

  • A、把以太网帧发送到所有的端口
  • B、把以太网帧单点传送到特定端口
  • C、把以太网帧发送到除本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
  • D、丢弃该帧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主流的以太网交换机默认使用下面哪种以太网的帧格式?()

  • A、802.3
  • B、802.2
  • C、ETHERNET II
  • D、SNAP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