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1算法对输入按照一定的输入位数进行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

题目

SHA1算法对输入按照一定的输入位数进行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处理,该输入位数是()。

  • A、64位
  • B、128位
  • C、256位
  • D、512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报文摘要算法MD5中,首先要进行明文分组与填充,其中分组时明文报文要按照( )位分组。

A.128 B.256 C.512 D.1024


正确答案:C

第2题:

杂凑函数SHA1的输入分组长度为( )比特。

A. 128
B. 258
C. 512
D. 1024

答案:C
解析:
对于长度小于2^64位的消息,SHA1会产生一个160位的消息摘要。当接收到消息的时候,这个消息摘要可以用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在传输的过程中,数据很可能会发生变化,那么这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消息摘要, 果原始的消息长度超过了512,我们需要将它补成512的倍数。然后我们把整个消息分成一个一个512位的数据块,分别处理每一个数据块,从而得到消息摘要。

第3题:

分组交换数据通信业务是将用户传输信息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通过节点交换机进行()的数据通信业务。

A.接收

B.复制

C.存储

D.转发


正确答案:ACD

第4题:

在报文摘要算法MD5中,首先要进行明文分组与填充,其中分组时明文报文要按照
(6)位分组。

A.128
B.256
C.512
D.1024

答案:C
解析:
消息摘要算法5(MD5),把信息分为512比特的分组,并且创建一个128比特的摘要。
试题答案:C

第5题:

SHA1算法的分组长度为(39)。

A.128
B.160
C.256
D.512

答案:D
解析:
安全Hash算法(SHA)输出为160位的报文摘要,该算法对输入按512位进行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处理。

第6题:

SHA1算法对输入按照一定的输入位数进行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处理,该输入位数是()。

A.64位

B.128位

C.256位

D.512位


参考答案:D

第7题:

在报文摘要算法MD5中,首先要进行明文分组与填充,其中分组时明文报文摘要按照( )位分组。

A. 128
B. 256
C. 512
D. 1024

答案:C
解析:
消息摘要算法采用“单向函数”,即只能从输入数据得到输出数据,无法从输出数据得到输入数据。常见报文摘要算法有安全散列标准SHA-1、MD5系列标准。(1)MD5消息摘要算法5(MD5),把信息分为512比特的分组,并且创建一个128比特的摘要。(2)SHA-1安全hash算法(SHA-1),也是基于MD5的,使用一个标准把信息分为512比特的分组,并且创建一个160比特的摘要。

第8题:

MD5算法的特点是以任意长度的报文作为输入,产生一个(29)bit的报文作为输出,输入是按照512bit的分组进行处理的。

A.64

B.128

C.256

D.512


正确答案:B
解析:MD5首先将原始的消息填补到448bit的长度。然后,消息长度被追加成64bit整数,因此整个输入长度位512bit的倍数。最后将一个128bit的缓;中区初始化成一个固定的值。MD5算法的特点是以任意长度的报文作为输入,产生一个128bit的报文作为输出,输入是按照512bit的分组进行处理。答案为B。

第9题:

在报文摘要算法MD5中,首先要进行明文分组与填充,其中分组时明文报文摘要按照( )位分组。

A.128
B.256
C.512
D.1024

答案:C
解析:
(1)MD5
消息摘要算法5(MD5),把信息分为512比特的分组,并且创建一个128比特的摘要。
(2)SHA-1
安全hash算法(SHA-1),也是基于MD5的,使用一个标准把信息分为512比特的分组,并且创建一个160比特的摘要。
这两个摘要算法及分组长度512和输出长度多少bit,必须要记住。

第10题:

分组交换数据通信业务是将用户传输信息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通过节点交换机进行()的数据通信业务。

  • A、接收
  • B、复制
  • C、存储
  • D、转发

正确答案:A,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