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板底灌浆工艺,灌入水泥浆强度达

题目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板底灌浆工艺,灌入水泥浆强度达到()MPa可开放交通。

  • A、3
  • B、4
  • C、5
  • D、6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一级公路采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路面设计强度为5.0MPa,请回答以下问题:(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测项目包括( )。

A.抗滑构造深度
B.渗水系数
C.弯沉值
D.相邻板高差

答案:A,D
解析:
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测项目包括弯拉强度、板厚度、平整度、抗滑构造深度、横向力系数、相邻板高差、纵、横缝顺直度、中线平面偏位、路面宽度、纵断高程、横坡、断板率。

第2题: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中,关于板底灌浆工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灌浆孔布置在四角和板中,不少于5孔,边孔距板边大于20cm
  • B、灌人浆液,可以是热沥青、水泥浆、水泥粉煤灰浆、水泥砂浆等
  • C、钻孔,孔径50mm,孔深需穿过基层进入路基超过75mm,冲(吹)净孔
  • D、灌浆压力,不大于0.862MPa,启动时允许短时压力达到2.07MPa以使浆液进人结构孔隙,一直到相邻孔出浆为止
  • E、天气标准,当路基和底基层是非结冻材料,而且路面温度高于50C时可以施工

正确答案:B,C,D,E

第3题:

20 、 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 ( DL / T5148 — 2001 ) ,隧洞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 到 ( )设计强度后进行.

A . 50 %

B . 60 %

C . 70 %

D . 80 %


正确答案:C
根据《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 ( DL / T5148 — 2001 ) ,隧洞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 到 70 %设计强度后进行.回填灌浆 7d 后进行固结 灌浆.

第4题: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板底灌浆工艺,水泥浆灌注压力为()kPa,养生()d开放交通。

  • A、100~300;3
  • B、300~500;3
  • C、100~300;7
  • D、300~500;7

正确答案:B

第5题: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回填灌浆应在衬砌混凝土达70%设计强度后进行,固结灌浆宜在该部位的回填灌浆结束( )d后进行。

  • A、3
  • B、7
  • C、14
  • D、28

正确答案:B

第6题:

预应力孔道灌浆用水泥浆及灌浆质量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 A、水泥浆的稠度
  • B、水泥浆的泌水率
  • C、水泥浆的膨胀率
  • D、灌浆记录
  • E、水泥浆试块强度

正确答案:A,B,C,D,E

第7题: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将路面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分为:()、()和()三种。


正确答案:无抗冻性;有抗冻性;有抗盐冻性

第8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说法正确的是( )。

A:养护应保证用水充足,宜使用围水养护
B: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弯拉强度75%时可停止养护
C:高温养护天数不宜小于7d
D:混凝土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

答案:D
解析:
混凝土路面养护
(1)在雨天或养护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洒水湿养护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护方式。
(2)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一般养护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小于14d,低温天不宜小于21d。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低温天应适当延长。
(3)混凝土板养护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在路面养护期间,平交道口应搭建临时便桥。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第9题: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板底灌浆工艺,()C热沥青,设备压力()kPa,压满后持压半分钟,堵塞。

  • A、160;100~200
  • B、160;200~400
  • C、180;100~200
  • D、180;200~400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板底灌浆工艺水泥类浆,设备灌注压力()MPa,邻孔出浆后堵孔。

  • A、0.5~1.0
  • B、1.5~2.0
  • C、2.0~2.5
  • D、2.5~3.0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