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水泥的强度不应低于()级。

题目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水泥的强度不应低于()级。

  • A、32.5
  • B、32.5R
  • C、42.5
  • D、42.5R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级。

A. 32.5

B.42.5

C. 52.5

D. 62.5


正确答案:B

第2题:

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32.5

B.42.5

C.52.5

D.62.5


正确答案:B

第3题:

冬期施工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该低于42.5MPa。()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4题:

冬期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B、水泥混凝土拌合料温度应不高于35℃
C、水泥混凝土拌合料可加防冻剂、缓凝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D、水泥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答案:C
解析:
教材P356-357页,
本题考查的是冬、雨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混凝土拌合料温度应不高于35℃。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第5题:

冬期施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的临界强度为(  )。

A.混凝土抗压强度的30%
B.混凝土抗压强度的40%
C.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D.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

答案:C
解析:
冬期施工中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称为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规定:在受冻以前,普通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应达到: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强度标准值的40%。

第6题:

冬期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强度等级应不低于_____。

A.42.5

B.32.5

C.52.5

D.62.5


正确答案:C

第7题:

关于冬期施工砌体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应编制冬期施工专项方案
B、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
C、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D、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25℃时,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较常温施工提高一级
E、暖棚法施工时,暖棚内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应编制冬期施工专项方案;砖、砌块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污物、冰雪等,不得使用遭水浸和受冻后表面结冰、污染的砖或砌块;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时。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较常温施工提高一级;暖棚法施工时,暖棚内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参见教材P107。

第8题:

冬期施工混凝土基础拆模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抗压强度不应低于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的()%。

A、20

B、25

C、30

D、35


参考答案:C

第9题:

(2019年真题)冬期施工质量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B.水泥混凝土拌合料温度应不高于35℃
C.水泥混凝土拌合料可加防冻剂、缓凝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D.水泥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答案:C
解析:
P355-357
沥青路面冬期施工要求:
(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
(2)粘层、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
水泥路面冬期施工要求:
(1)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备,搅拌机出料温度不得低于10℃ ,摊铺混凝土温度不应低于5℃
(2)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连续5d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 ,或最低气温低于-15℃时,宜停止施工。
(3)混凝土拌合料温度应不高于35℃。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4)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
(5)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
(6)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型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规范要求强度。

第10题:

当采用蓄热法、暖棚法、加热法施工时,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