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管道通常采用架空敷设或地沟敷设。为了便于排水和放气,管道安装

题目

热力管道通常采用架空敷设或地沟敷设。为了便于排水和放气,管道安装时均应设置坡度,室内管道的坡度为0.003,室外管道的坡度为0.002,蒸汽管道的坡度应与介质流向相同,以避免噪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压力管道按敷设位置分为( )

A、架空管道

B、地沟敷设管道

C、埋地管道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热力管道在干燥少雨、地下水位低和无地面水危害的地区可采取( )。

A架空安装

B地沟敷设

C直埋敷设

D支架安装


答案:C

第3题:

压力管道按敷设位置分为架空管道,地沟敷设管道,埋地管道。()


参考答案:是

第4题:

热力管道通过不允许开挖路面处,热力管道数量多、管径较大,采用架空敷设不合理时,宜采用的敷设方式为( )。

A:直接埋地敷设
B:通行地沟敷设
C:半通行地沟敷设
D:不通行地沟敷设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296
几种常用的热力管道敷设方式的特点,教材原文是“当热力管道通过不允许开挖的路段时;热力管道数量多或管径较大;地沟内任一侧管道垂直排列宽度超过1.5m时,采用通行地沟敷设。通行地沟净高不应低于1.8m,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第5题:

给排水管道敷设的方式有()。

A、架空敷设

B、地沟敷设

C、埋地敷设

D、明装

E、暗装


答案:ABC

第6题:

车间压缩空气管路可采用架空敷设、地沟敷设、埋地敷设或架空、埋地相结合的敷设方式.为便于管理与维修。应以( )为主。

A.架空敷设

B.地沟敷设

C.埋地敷设或架空、埋地相结合

D.都一样


正确答案:A

第7题:

热力管道为了便于排水和放气,一般室内管道的坡度是()。

A、0.002

B、0.003

C、0.004

D、0.005


参考答案:B

第8题:

给水管敷设在热力管道地沟内时,应单排布置或安装在热力管道上方。()


参考答案:否

第9题:

热力管道的安装应满足的要求是()。

A.补偿器竖直安装时,若管道输送的介质为热水,应在补偿器的最高点安装放气阀
B.热力管道可采用架空敷设或地沟敷设
C.两个补偿器之间(一般为20~40m)以及每一个补偿器两侧(指远的一端)应设置固定支架
D.弹簧支架一般装在有横向膨胀伸缩而无垂直膨胀伸缩之处
E.管道安装时应设置坡度,室内管道的坡度为0.003

答案:A,B,C
解析:
2020版教材P97 / 2019版教材P86
2. 补偿装置安装要求
( 1 )各种类型的补偿装置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产品技术文件和有关标准的要求,如彼纹管膨胀节在安装时应按照设计文件进行预拉伸或预压缩;填料式补偿器应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安装长度及温度变化,经有关计算确定剩余收缩量;等等。(2)补偿器竖直安装时,如管道输送的介质是热水,应在补偿器的最高点安装放气阀,在最低点安装放水阀;(3)两个补偿器之间(一般为20~40m)以及每一个补偿器两侧(指远的一端)应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受力很大,安装时必须牢固;
3. 支架、托架安装
(1)管道的底部应用点焊的形式装上高滑动托架,托架高度稍大于保温层的厚度。安装托架两侧的导向支架时,要使滑槽与托架之间有3~5mm的间隙;(2)安装导向支架和活动支架的托架时,应考虑支架中心与托架中心一致,不能使活动支架热胀后偏移,靠近补偿器两侧的几个支架安装时应装偏心,其偏心的长度应是该点距固定点的管道热伸量的一半。偏心的方向都应以补偿器的中心为基准;(3)弹簧支架一般装在有垂直膨胀伸缩而无横向膨胀伸缩之处,安装时必须保证弹簧能自由伸缩。弹簧吊架一般安装在垂直膨胀的横向、纵向均有伸缩处。吊架安装时,应偏向膨胀方向相反的一边。

第10题:

某热力管道敷设方式比较经济,且检查维修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管道热损失较大,该敷设方式为(  )。

A.直接埋地敷设
B.地沟敷设
C.架空敷设
D.直埋与地沟相结合敷设

答案:C
解析:
将热力管道敷设在地面上的独立支架或者桁架以及建筑物的墙壁上。架空敷设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且维修、检查方便,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地质不适宜地下敷设的地区。架空敷设便于施工、操作、检查和维修,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敷设形式。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管道热损失较大。

直接埋地敷设:应用在土壤腐蚀性小、地下水位低(低于管道保温层底部0.5m以上)、土壤具有良好渗水性以及不受腐蚀性液体侵入的地区;

地沟敷设:分为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和不通行地沟三种敷设形式:1)低支架敷设:在不妨碍交通,不影响厂区扩建的地段可采用低支架敷设。低支架敷设大多沿工厂围墙或平行公路、铁路布置,管道保温结构底部距地面的净高不小于0.3米,以防雨、雪的侵蚀。支架一般采用毛石砌筑或混凝土浇注。

2)中支架敷设:在人行频繁,非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采用。中支架敷设的管道保温结构底部距地面的净高2.5~4.0米,支架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或)预制或钢结构。

3)高支架敷设:在管道跨越公路或铁路时采用,支架通常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支架敷设的管道保温结构底部距地面的净高为4.5~6.0米。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