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领域。

题目

当前中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领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目前全球碳排放量304.9亿吨,中国碳排放为全球第一,占22.3%,人均碳排放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截至2015年,中国碳市场可分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抵消市场。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根据以上资料,能够推出的是( )。

A.碳排放量总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反之,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总是逐年下降

B.2003~2006年,乙国的年碳排放量稳中有升

C.2003~2006年,甲国每年碳排放量总量总低于乙国的每年碳排放总量

D.甲国的年碳排放量的增速远大于乙国


正确答案:D
A项,图中没有提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错误;B项,乙国2005、2006年的年碳排放量均下降,错误;C项,2006、2007年甲国的每年碳排放量高于乙国的每年碳排放总量,错误。因此,选D。

第4题:

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属奢侈性排放,发展中国家是生存性排放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低碳化服务领域是()。

  • A、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
  • B、绿色金融
  • C、企业碳管理咨询服务
  • D、碳足迹与碳抵消商品服务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第6题:

如何构建中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正确答案: 当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尚处于尝试阶段,交易集中在CDM一级市场的供给和自愿减排交易,发展思路是希望通过一些试点示范寻找对中国发展和减排有利的碳交易模式。
基于我国的国情,首先进行自愿减排市场上的基于项目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加快交易所和交易制度建设,引导投资者积极参与;然后集中在某一个试点建立自愿减排的强制性履约市场,即进行自愿减排的配额交易,突破制度设计的障碍,
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配额制度设计经验,并推动交易系统建设和提升金融组织配套服务水平;最后,在强制履约的自愿减排市场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通过立法,确立配额的碳排放权的法律基础,启动全国的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即强制要求具有高排放特点的行业和企业纳入到国家的强制减排的体系中来,形成配额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一级市场,并进一步完善二级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交易环境,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通过财政政策或是政府基金引导和活跃二级市场的参与者,同时,政府加强对交易的监管和整体环境风险的评估,逐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建设,确保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能够有效运转。
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构建中,有两个核心的问题必须突破:一是碳排放权的产权;二是哪些行业和企业应该被纳入到强制减排体系中。这两个问题直接决定了短期内参与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美国和日本进行全国统一的强制性碳排放权市场构建时,也是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分歧,至今仍在争论中。因此,在进行强制性减排机制设计时,必须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既要有战略观又要有发展观,经过严格和全面的研究和论证,在这两个关键问题的解决上找到中国自己的答案。
我国的碳排放权体系的构建将是一系列的市场建设、产品设计和制度完善来逐步完成的,这个过程是自愿减排市场向强制性配额市场的过渡,需要在试点推进中基于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在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中找到平衡点,探索我国的强制减排机制,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战略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推动低碳金融的发展,参与未来国际金融格局和货币体系的重建。

第7题:

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左右。

  • A、60%
  • B、70%
  • C、80%
  • D、90%

正确答案:C

第8题: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的来源众多,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 )。
A. 汽车尾气排放
B. 火电排放
C. 建筑排放
D. 人的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

第9题:

当前,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日益引起人民的关注,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碳排放国。请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存在的共识和矛盾,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减排策略。


正确答案: 共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在来看,发达国家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量还是很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控制应该和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印度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被京都议定书豁免,是因为没有在工业化时期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并造成当今全球的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发达国家负有减排的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是消除贫困和发展
矛盾: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家利益纷争,矛盾核心就是发展中国家是否需要与发达国家承担共同责任,矛盾双方代表则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发达国家——美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认为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和产品消费国,自身的工业化进程已经排放大量碳,同时有消费了发展中国家大量的消费品,取得了消费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廉价的劳动力及资源、污染了本国环境,却只获取了小部分利益,大量的利润被发达国家活的。希望发达国家还清其以前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承担的历史排放责任,要求他们加大减排量,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专业、资金援助。而发达国家则希望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承担更多的排放,他们认为是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过快节能水平不高才导致的排放过多,他们不想提供援助。
中国的应对措施:在得到发达国家“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减缓行动。 中国实行自主减排政策,将继续自愿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改革规制手段,推进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修订及提高相关标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实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激励措施,如开展碳交易、征收碳税以及各种财政政策,加大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的研发扶持力度,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在财税、价格、金融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加快可再生能源增长,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开展新的技术增加碳汇,如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实施二氧化碳封装储存项目,温室气体的收集与利用,积极参加国际节能减排协作,干部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的有效落实依然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

第10题: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

  • A、发展中国家 
  • B、发达国家 
  • C、俄罗斯 
  • D、印度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