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借款给乙1万元,丙为保证人,此后乙与甲私下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1

题目

甲借款给乙1万元,丙为保证人,此后乙与甲私下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1.5万元。合同到期时,乙无力偿还该借款。对此,根据《担保法解释》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责任
  • B、丙应承担1万元的保证责任
  • C、丙不承担该保证责任
  • D、丙不需承担保证责任,故丙承担保证债务后无权向乙追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于2005年5月向乙借款2万元,同年6月份,又向丙借款2万元,现在甲只有1万元的财产,应该如何偿还乙、丙之债权?( )

A.该1万元应还给乙,因为甲向乙借款在先

B.该1万元应该还给丙,因为甲向丙借款在后,后借应先还

C.该1万元应该平均还给乙、丙,因为乙、丙之间的债权具有平等性

D.该1万元应由乙、丙之间相互协商决定由谁先获受偿


正确答案:C
债具有平等性的特点,这是债的关系与其他财产法律关系相比较具有的重要特点。所谓债的平等性指在同一标的上不仅可以成立内容相同的数个债,并且债的关系相互间是平等的,不存在优先性和排他性。这一点使得债权关系区别于物权关系.物权具有优先性和不相容性,即在同一物上不能成立内容不相容的数个物权关系,同一物上有数个物权关系时,其效力有先后之分。债的平等性特点决定了,同一物上存在数个债权时,这些债权之间彼此平等,都享有同时受偿的权利,没有先后之分。因此本题中,由于甲与乙、丙之间形成的是平等的债权债务关系,乙和丙享有的债权是平等的,同时享有就甲1万元钱受偿的权利,因此,甲的1万元应该平均还给乙、丙。

第2题:

甲乙双方拟订的借款合同约定:甲向乙借款11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乙在签字之前,要求甲为借款合同提供担保。丙应甲要求同意担保,并在借款合同保证人一栏签字,保证期间为1年。甲将有担保签字的借款合同交给乙。乙要求从11万元中预先扣除1万元利息,同时将借款期限和保证期间均延长为2年。甲应允,双方签字,乙依约将10万元交付给甲。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丙的保证期间为1年 

B.丙无须承担保证责任 

C.丙应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D.丙应对10万元本息承担保证责任 


B《担保法解释》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主合同中虽然没有保证条款,但是,保证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者盖章的,保证合同成立。本题中,保证人丙虽然在第一份主合同中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了,但是该签字是在债权人乙签字之前进行的,后债权人乙并没有在此份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该份主合同及保证合同最终没有成立。后甲、乙经过协商改变了原来约定的主合同内容,同时将借款期限和保证期间作了延长,但没有再次让丙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盖章,因此,对于新约定的内容,丙不承担保证责任。

 

第3题:

第 28 题 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1年,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追加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在未经丙同意的情形下,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0万元。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下列关于丙企业保证责任的说法符合《担保法解释》规定的是(  )。

A.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与乙变更合同条款未得到丙的同意

B.丙企业对100万元应承担保证责任,增加的50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C.丙企业应承担150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是从合同

D.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甲、乙变更了合同的数额条款而致使保证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核保证责任。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主合同变更,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增加的50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第4题:

乙向甲借款8万元,丙又欠乙款项8万元,经 过协商由丙直接向甲偿还,下列表述甲、乙、丙相互关 系及性质的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

A.如果甲、乙之间协商一致,再通知丙,为债权 转移
B.如果乙、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甲的同意,为 债务承担
C.如果甲、丙之间协商一致,再得到乙的同意,为 债务承担
D.如果甲、乙、丙订立1个协议,对甲与乙为债权 转移,对甲与丙及乙与丙为债务承担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涉及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的理解 问题。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债的内容,债权人将其债 权移转于第三人享有的法律事实。在债权让与中,债 权人负有通知债务人的义务。债务承担是指不改变偾 务内容的前提下,债务人与第三人订立转让债务由第 三人承受的协议,该协议必须得到债权人同意,方为有 效。本题A选项中,甲对乙享有债权,乙对丙享有债 权,现甲、乙达成协议,并通知丙,表明乙将其对丙的债 权让与甲,故为偾权转移,A选项正确。本题B选项 中,乙为丙的偾权人,乙将其对甲的偾务转由丙承担, 在得到甲的同意的情况下,该债务承担协议有效,故B 选项正确。本题C选项中,乙为丙的偾权人,甲与丙 达成协议,甲代替丙承担对乙的债务,在得到乙同意的 情况下,该债务由甲承担,符合偾务承担的特点,故C 选项正确。综上所述,D选项亦正确。本题正确选项 为 ABCD。

第5题:

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与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00万元,并通知了丙企业,但丙企业不同意。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依据《担保法解释》规定,该案中的保证责任应如何承担。()

A、丙企业不再承担1500万元债务的保证责任,因为甲与乙变更合同条款未得到丙的同意

B、丙企业不再承担1500万元债务的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甲、乙变更了合同的数额条款而致保证合同无效

C、丙企业不再承担500万元债务的保证责任,因为甲与乙变更合同条款加重了债务,且未得到丙的同意,丙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D、丙企业应承担1000万元债务的保证责任,而非1500万元


答案:CD

第6题:

甲借款给乙l万元,丙为保证人,此后乙与甲私下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1.5万元。合同到期时,乙无力偿还该借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责任

B.丙应承担l万元的保证责任

C.丙不承担该保证责任

D.丙不需承担保证责任,故丙承担保证债务后无权向乙追偿


正确答案:B
本题核点是保证责任。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变动的,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第7题:

甲借款给乙1万元,丙为保证人,此后乙与甲私下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1.5万元。合同到期时,乙无力偿还该借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责任

B.丙应承担1万元的保证责任

C.丙不承担该保证责任

D.丙不需承担保证责任,故丙承担保证债务后无权向乙追偿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保证责任相关规定。债权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等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第8题:

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1年,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追加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0万元。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根据《担保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丙企业保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与乙变更合同条款未得到丙的同意

B.丙企业对100万元应承担保证责任,增加的50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C.丙企业应承担150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是从合同

D.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甲、乙变更了合同的数额条款而致保证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核点是保证责任。未经保证人同意的主合同变更,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增加的50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第9题:

甲借款给乙l万元,甲与丙之间签订了-保证合同,此后乙与甲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l.5万元。合同到期时,乙无力偿还该借款。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丙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债务

B.丙不承担该保证债务

C.丙应承担1万元的保证债务

D.丙承担保证债务后有权向乙追偿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甲乙双方拟定的借款合同约定:甲向乙借款11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乙在签字之前,要求甲为借款合同提供担保。丙应甲要求同意担保,并在借款合同保证人一栏签字,保证期间为1年。甲将有担保签字的借款合同交给乙。乙要求从11万元中预先扣除l万元利息,同时将借款期限和保证期间均延长为2年。甲应允,双方签字,乙依约将10万元交付给甲。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丙的保证期间为1年
B:丙无须承担保证责任
C:丙应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D:丙应对10万元本息承担保证责任

答案:B
解析:
A项,丙的保证期间为1年原本正确,但因为保证人事实上对于变更后的借款合同不承担保证责任,无所谓保证期间问题,故A项错误。尤其是,A项存在歧义,容易使人误以为丙在借款合同2年期限届满后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是1年,这种理解显然是错误的。《担保法解释》第30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履行期限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期间为原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期间。本题中,甲乙将借款期限和保证期间均延长为2年,而未经保证人的同意,因此,保证期间还是原来的期间,即1年,保证人仍在原来约定的保证期间内承担保证责任,该1年的保证期间从借款合同原定的借款期限1年届满时开始计算,到借款合同变更后的借款期间2年届满时为止,保证人事实上不承担保证责任。因此,B项正确,当选。《担保法》第19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本题中没有约定保证责任方式,自然是连带保证责任。问题是,丙既然不承担保证责任,就谈不上连带还是按份的问题了,故C项错误。《合同法》第200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本题中,乙预先扣除利息1万元,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10万元计算本金和利息。丙如果承担保证责任,自然是对10万元本息承担保证责任。问题在于本题中丙最终不承担保证责任,故D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