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约定中没有明确是定金的,应视为预

题目

一般情况下,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约定中没有明确是定金的,应视为预付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向乙订购10万元货物,双方约定:“乙收到甲的5万元定金后,即应交付全部货物。”合同订立后,乙在约定时间内只收到甲的1.5万元定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定金合同不成立

B.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定金合同不生效

C.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定金合同的变更

D.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合同标的额20%,定金合同无效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关于定金数额的相关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同。

第2题:

无固定期限的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合同的终止日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明确是定金的.应视为预收款.( )


正确答案:√

第4题: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定金和违约金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当事人既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定金条款,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
B.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的,可以选择适用
C.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的,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D.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不影响一方违约后的债务履行


答案:A,B,C,D
解析:
【精解】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并行适用,只能选择适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不篚在合同中同时约定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只不过在适用上要选择适用罢了,故A项和B项都正确。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的,约定的定金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故C项正确。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故D项正确。

第5题:

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当违约发生时,( )。


正确答案:B

第6题:

如果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最高标准的( )。

A、超过部分无效

B、定金合同无效

C、主合同和定金合同都无效

D、主合同无效


参考答案:A

第7题:

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该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及数额。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数额最高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多少()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B

第8题:

双方当事人在法院限定的时间内没有提供香港关于贷款合同、抵押合同方面的法律的情况下,法院应适用什么法律?


参考答案:

若双方当事人和法院都不能查明所应适用的法律内容,法院则应适用中国法律。


第9题:

定金合同从当事人双方达成定金约定之日起生效。( )


正确答案:×
(×)。根据《担保法》第90条的规定,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第10题:

甲向乙订购15万元货物,双方约定:“乙收到甲的5万元定金后,即应交付全部货物。”合同订立后,乙在约定时间内只收到甲的2万元定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的数额,视为定金合同不成立
B.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定金合同不生效
C.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定金合同的减少
D.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定金合同无效

答案:C
解析:
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同,收受定金一方提出异议并拒绝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不生效。本案中,甲乙双方本来约定的定金数额为5万元,后甲只给付2万元,乙已经收下,视为接受定金合同的数额变更,定金合同仍然有效。尽管定金额超过了主合同标的的20%,但定金合同并非无效,只是法院对超出的部分不予支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