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与西方国家合作的重大事件是()

题目

二战后,苏联与西方国家合作的重大事件是()

  • A、承认联邦德国
  • B、古巴导弹危机
  • C、出兵阿富汗
  • D、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德黑兰会议通过的决议基本落空的是( )。

A.三国对德作战一致行动
B.战后合作宣言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答案:B
解析:
德黑兰会议的主要内容有:(1)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决定于1944年5月在法国南部开辟第二战场;(2)就战后成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问题交换了意见;(3)就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三国提出不同的分割方案;(4)波兰问题。三国一致赞成战后重建独立的波兰,其边界西移,将德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并入波兰;(5)苏联对日作战问题。苏联表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并提出归还整个库页岛等条件。会议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三国表示今后将“共同协作”“力求所有大小国家的合作……,全心全意抱着消除暴政和奴役、迫害和压制的真忱”(这些表示在日后的历史中都被证明不过是一席冠冕堂皇的逢场空话)。

第2题:

二战后苏联最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是保育学校。

A

B



第3题:

二战后欧洲社会学显著发展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意大利

E.苏联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下列组合属于两极格局体制的是()。

  • A、冷战时的美国和苏联
  • B、冷战时期及冷战后的印度与巴基斯坦
  • C、一次大战时期的协约国与同盟国
  • D、二战后的华约与北约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代表和平、胜利的‘V’手势开始盛行于何时()

  • A、古希腊
  • B、一次世界大战后
  • C、二次世界大战后
  • D、苏联瓦解后

正确答案:C

第6题:

德黑兰会议通过的决议基本落空的是(  )

A.苏美英三国对德一致行动
B.战后合作宣言
C.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D.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答案:B
解析:
德黑兰会议上确定战后合作,然而战后苏联与英美开展了长期的冷战。因此,正确答案是B。

第7题:

二战后,负责东欧防务的是()军队。

  • A、北约
  • B、前苏联
  • C、美国

正确答案:B

第8题:

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采取的教育改革方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二战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苏联教育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最高水平,但进入50年代以后又面临新的问题,为此,苏联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958年的教育改革。1958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建议》主要内容有:强调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7年延长为8年;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11年,延长的一年加到不完全中学阶段,成为8年制学校,是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教育仍为3年,通过青年工人学校、农村青年学校兼施生产教学的劳动综合技术普通中学或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在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中,改组原有体制,设立城市和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并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在高等教育中,要求高等教育接近实际生活和生产;高校应优先录取具有实践工作经历的人入学。
本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加强教育与生活联系;拉长义务教育年限;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1966年的教育改革。196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的决议。强调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牢固的科学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的觉悟,培养青年面向生活并能自觉地选择职业。要求中学教学内容要符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各年级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衔接性;要删除大纲中和教科书中过于繁琐和次要的材料,减轻学生的负担;并对各年级的学时进行了规定;中学开设选修课。
(3)1977年的教育改革。1977年,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确定普通中学是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要求改进与加强劳动教育与教学,但要使劳动教育与教学在广泛的综合技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第9题:

二战后苏联最主要的学前教育机构是保育学校。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继德国之后世界大学发展的中心。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