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

题目

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1931年12月8日,胡佛在第三个国情咨文中说:“联邦政府应最少最少地介入经济领域„„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可见胡佛政府()

  • A、始终坚持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 B、坚持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政策
  • C、一定程度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D、坚持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调节政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奥巴马在2012年《国情咨文》中五提中国。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构建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能够让企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逆流而上。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美国成立“临时托儿所”,为失业人员的孩子免费服务。()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1940年()在他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的划分。

  • A、克拉克
  • B、杜能
  • C、韦伯
  • D、胡佛

正确答案:A

第5题:

1826年()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

  • A、韦伯
  • B、胡佛
  • C、杜能
  • D、廖什

正确答案:C

第6题:

在经济大危机期间,胡佛一再召集企业界领袖们开会敦促他们稳定物价,但他却只在私下提意见而不愿公开;他一面要求各州加快_丁程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求各州长在行动时“须谨慎从事”:对于危机下的社会救济问题,他只强调由私人慈善机构去解决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胡佛政府不主张对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
B.胡佛反危机的措施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C.胡佛反危机的措施对美国经济毫无作用
D.胡佛政府坚持“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答案:B
解析:
1929年经济大危机发生后,胡佛总统坚持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不愿动用政府力量对危机进行干预,期望通过道德动员资本家、官员和民众重振经济。摆脱危机。胡佛提出的稳定物价、加快公共工程建设、实行社会救济等措施,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理解正确的只有B项。

第7题:

胡佛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打算采取的经济策略是()。   

  • A、无为
  • B、改变经济所有制
  • C、自由放任
  • D、政府干预

正确答案:D

第8题:

在经济萧条、市场不景气的时期,银行若想控制风险,应减少发放信用贷款。( )


答案:对
解析:
在经济萧条、市场不景气的时期,企业预期投资收益下降,个人消费能力下降,使得贷款需求减少。此时,银行应该减少发放信用贷款来控制风险。

第9题: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 A、工业部门结构
  • B、区域的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
  • C、区域发展问题
  • D、区域政策问题
  • E、区域文化问题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经济增长过程中繁荣阶段与萧条阶段交替出现,称为()

  • A、经济不景气
  • B、循环波动
  • C、经济不稳定
  • D、周期性经济波动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