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在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后,美国通过并实施了()。

题目

1935年,在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后,美国通过并实施了()。

  • A、《国家保险法》
  • B、《社会保险法典》
  • C、《社会保障法案》
  • D、《贝弗里奇报告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经历了大萧条后,1935年,美国实施了()。

A.《济贫法》

B.《济贫法修正案》

C.《斯宾汉姆兰法案》

D.《社会保障法案》


正确答案:D

第2题:

美国金融监管大致经历的阶段有( )。

A.自由竞争时期
B.大萧条后的严格监管时期
C.再次放松监管时期
D.审慎监管时期
E.次贷危机后全面强化监管

答案:A,B,C,D,E
解析:
美国金融监管大致经历的阶段是: (1)自由竞争时期(20世纪30年代以前)。
(2)大萧条后的严格监管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
(3)再次放松监管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4)审慎监管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次贷危机前)。
(5)次贷危机后全面强化监管。

第3题: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参考答案:A

第4题: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灾难。1929~1932年,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大幅下跌,失业率急增。其中工业生产的跌幅在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为50%、40%、30%、10%,物价水平的跌幅分别为30%、30%、40%和25%,各国失业率都接近于25%。对于这次大萧条,后来的学者依据各自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1)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大萧条的主要诱因在于投资者信心的不稳定,政府的放任自流是大萧条蔓延的主要原因。 (2)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批驳了凯恩斯的观点,指出美联储采取错误的干预政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才是美国经济从波动演变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 (3)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等人则做出了国际性的解释,指出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水平上没有一个经济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以及各国采取金本位制度,致使各国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加速了衰退的国际蔓延,导致大萧条的产生。 请根据上述观点,阐明这些观点所隐含的理论基础,以及他们治理经济萧条的政策主张。


正确答案: 凯恩斯的观点实际上隐含着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基础,凯恩斯认为,社会中有效需求不足是常态,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紧缩、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应该拉动有效需求。凯恩斯根据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提出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尤其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刺激社会总需求方面作用更直接,因此政府应该扩大财政开支,实行赤字政策,同时扩大货币供给量。
弗里德曼从货币角度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衰退,隐含了现代货币学说的观点。弗里德曼认为,在长期中,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货币政策对实际的经济变量没有影响。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弗里德曼认为,20世纪30年代采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短期内对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短期内经济的衰退和失业率的提高。因此经济衰退是由政府不恰当的政策所引起,而不是由于经济本身所引起。弗里德曼认为,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经济政策会破坏这种稳定性,因此政府应该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执行单一货币政策。
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是从领导货币角度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衰退。他们认为,世界经济要想保持稳定,必须拥有一种‘稳定器’,即某个国家要能负责为亏本商品提供市场,让资本稳定地(不是逆循环地)流动,还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管理汇率结构,并对各国国内货币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而且当货币制度呆滞不灵陷入困境时,它能为提供清偿能力建立某种再贴现的机制。在20世纪30年代,没有一个领导性的货币,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因此缺乏有关于汇率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各国将本国国内经济目标摆在首位,易于利用汇率的自由波动推行竞争性贬值这一“以邻为豁”的经济政策,从而造成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导致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衰退。

第5题: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 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正确答案:A

第6题:

在西方经济发展的萧条期,消费需求的萎缩导致许多企业解雇职工甚至倒闭。在萧条期,被解雇的职工很难找到新的工作,这就增加了失业人数。萧条之后的复苏,是指消费需求的增加和社会投资能力的扩张。这种扩张要求增加劳动力。但是经历了萧条之后的企业主大都丧失了经商的自信,他们尽可能地推迟雇用新的职工。

上述断定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经济复苏不一定能迅速减少失业人数

B.萧条之后的复苏至少需要两三年

C.在西方经济发展中出现萧条是解雇职工造成的

D.萧条通常是由企业主丧失经商自信引起的


正确答案:A

[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经历了萧条之后的企业主大都丧失了经商的自信,他们尽可能地推迟雇用新的职工”即可推出A。而B项在题干中找不到依据;萧条是由于消费需求的萎缩造成的,因此C、D两项都错误。正确答案是A。

第7题: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 B、缓和了经济萧条但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正确答案:A

第8题:

经历了房地产业萧条之后出现的复苏与增长期,一般会经历较短的时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9题:

经济萧条造就了凯恩斯。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为积极应对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

  • A、实行了自由放任
  • B、加强了经济干预
  • C、强化了科技创新
  • D、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