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费自欧(R.G.Fazio)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态度强度的

题目

根据费自欧(R.G.Fazio)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态度强度的研究,“能从记忆中自发地、快速地获取、再现、再认态度”属于态度强度的哪种特性()

  • A、重要性
  • B、可及性
  • C、确定性
  • D、确信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自70年代以来,燃油价格上涨,燃料费对的影响和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A、船速

B、货运价格

C、折旧费

D、船舶运输成本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关于用态度预测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态度的特殊性越高,用态度预测行为越准
B:个体内在自我意识越强,其态度对行为的预测效率越低
C:态度的强度越弱,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越大
D:态度的可接近性越大,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小

答案:A
解析:
选项B,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选项C,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选项D,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

第3题:

根据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分析如何促进社会态度的改变。


正确答案: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在多数情况下对某件事的态度,其认知成分(看法)与对行为成分的认知(行为)是一致的,因此心安理得,态度维持不变。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例如有与原来的认知及行为相反的看法,或偶尔做了一件违背初衷的事,这时人的认知就失去了协调,产生了不舒服或紧张的心理状态。它迫使认知要恢复协调。
一种办法是改变原有的认知及与其一致的行为,即改变态度。另一种办法是维护原先的态度,但必须加上一种辩护的理由,即要引进新的认知成分。
认知不协调理论能说明态度的改变,特别强调个人通过自我调解达到认知平衡而改变态度。认知不协调理论告诉我们,要想引起学生态度的变化,必须给他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或先引导他做出新的行为,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在认知不协调的过程中辩护的理由越多,原有的态度越难改变。因此,在认知不协调中,要想使学生改变消极的态度,关键是减少为消极态度辩护的理由,驳倒这些理由,要维护积极的态度则要增加有关的辩护理由,使其立论充分。

第4题:

自1994年以来,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征收教育费附加的计征比率分别是()

  • A、4%,2%~2.5%
  • B、4%,1.5%~2%
  • C、3%,2%~2.5%
  • D、3%,1.5%~2%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下列显示的代码输出是什么?() importtime time.time()

  • A、自1970年1月1日以来的小时数
  • B、自1970年1月1日以来的天数
  • C、自1970年1月1日以来的秒数
  • D、自1970年1月1日以来的分钟数

正确答案:C

第6题:

态度的改变,不仅有态度方向上的变化,也有态度强度的变化。(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7题:

自1994年以来,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征收教育费附加的计征比率分别是()

A4%,2%~2.5%

B4%,1.5%~2%

C3%,2%~2.5%

D3%,1.5%~2%


D

第8题:

父亲应给付其自1994年以来拖欠的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回答问题时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第一项请求是合理的。因为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一方,应给予一定的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丁晓的生父有条件拒不支付,所以应给付拖欠的费用。


第9题:

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母女和葛朗台对查理到来的不同态度。


正确答案:欧也妮对查理的到来是表示欢迎的。于是在第二天设法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来款待他。当听到查理的不幸遭遇时,表示万分的同情与难过,并提出要为他父亲戴孝。而葛朗台对于这个因父亲破产而来投奔他的侄儿却是十二万分的恼火,想打发他到印度去,对其悲伤十分漠然,对欧也妮的款待更是不满。戴孝也不肯花一个子。

第10题:

日本自手机问世以来就没有漫游费,但是接听产生通讯费。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