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提出时间是()。

题目

“对外汉语教学”的提出时间是()。

  • A、1982年
  • B、1983年
  • C、1985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

  • A、80年代初
  • B、80年代中
  • C、80年代末
  • D、70年代末

正确答案:B

第2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谈谈你对这个教学原则的理解。


正确答案: 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符号系统。无论习得母语还是学习外语,都要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则。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要重视汉语语法教学,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结构规则。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汉语语法知识,而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因此要十分重视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一种外语也即掌握另一种文化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结构、功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缺一不可。
因此,提出“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强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言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重视把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知识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是符合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

第3题:

对外汉语教学一定是一种外语教学,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一定是对外汉语教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

  • A、80年代初
  • B、80年代中
  • C、80年代末
  • D、70年代末

正确答案:D

第5题:

对外汉语教学一定是一种第二语言的教学,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未必都是对外汉语教学。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就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集中地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为什么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就不同于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国内各少数民族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并沐浴着中华文化,在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中,由于民族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难就要小的多,而外国学生来自世界各国,各国之间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就造成了对汉语的理解学习和运用错误,甚至产生文化冲突,因此,与语言交际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对外汉口与教学的课程包括文化对比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含义。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文化意识已经基本形成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一差异给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造成的文化不适应症都需要我们在课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实际上,第二语言教学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内容的教学。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另一个角度讲,其前提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责无旁贷。

第9题:

50年代后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谈谈你对这个教学原则的理解。


正确答案: 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符号系统。
无论习得母语还是学习外语,都要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则。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要重视汉语语法教学,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结构规则。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汉语语法知识,而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因此要十分重视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一种外语也即掌握另一种文化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结构、功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缺一不可。因此,《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提出“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认为“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言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重视把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知识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是符合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

第10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等共同决定的。


正确答案: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教学规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