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达功能。

题目

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达功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上古汉语里,事物数量的表示有哪几种方式?


正确答案: 上古汉语里三种表示事物数量的方式:
(1)最常见的是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数词放在名词前面,不用单位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数次放在名词后面,不用单位词。“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
(3)数词放在名词后面,兼带单位词。“皆赐玉五瑴,马三匹。”
(4)如果是度量衡单位,就必须用第三种方式,“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
有时候名词省略,就只剩数词和单位词,这种单位词往往表示度量衡。“养弟子以万钟。”

第2题:

古汉语中词的活用现象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正确答案: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他词类活用为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用作使动词;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词;

第3题:

简述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参考答案:(1)“者……也”。
(2)没有“者”,也没有“也”。
(3)单独使用“者”或“也”。
(4)在前面加副词“乃”、“即”或语气词“维”、“惟”。
(5)用“非”表否定判断。

第4题:

举例说明古汉语词类中名词形容词活用常见的条件。


正确答案:古汉语词类中名词形容词活用有以下几个常见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非并列结构,又非偏正结构,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A、形成动宾结构,前一个名词活用。例: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蠧》)
B、形成主谓结构,后一个名词活用。例: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可以补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战国策·秦策》)。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记·甘茂列传》)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江水又东,径巫峡。(《水经注·巫山巫峡》)。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活用为动词。例: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史记·管晏列传》)。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吕氏春秋·上农》)。
(7)名词用“而”连接,活用为动词。例: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第5题:

举例说明名词作状语所表达的几种意义。


正确答案:名词作状语根据所表示的意义可分为四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北山经》);
2、表示工具或依据。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3、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4、表示比喻。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第6题:

在上古汉语中,有标记的被动式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于”字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为”字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见”字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4、“为„于”字句:胥之父兄为僇于楚,欲自报其仇耳。
5、“见„于”字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为„所”字句: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7、“被”字句:国一日被攻,随欲事秦,不可得也。
8、“为„之”字句:南阳之宰,而为越王之擒。
9、“为„之所”字句: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治者。
10、“为„见”字句: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阙,披肝胆,布腹心。
11、“为„所见”字句其后命终,堕恶鬼中,常为饥渴所见逼切。

第7题:

上古汉语数量表示有哪些主要方式?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数词+名词,数次在名词前面,不用单位词:“五事”“五城十二楼”等。
(2)名词+数词,作谓语,不用单位词(主谓—>功能概述):“牛一”“羊一”等。
(3)名词+数词+单位词(名词作谓语,数词作限定作用,修饰度量衡):“马三匹”“禾三百廛”等。(度量衡单位必须用第三种方式)。

第8题:

园艺植物的根可产生哪几种变态,各举例说明其特性及功能


正确答案: 1.肥大直根:萝卜、胡萝卜、甜菜等的肉质根,均是由主根肥大发育而成.
2.块根(roottuber)是由植物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形成的肉质根,其形状各异,可作繁殖材料。如甘薯、豆薯、大丽花的肉质块根。
3.气生根根系不向土壤中下扎,而伸向空气中,称为气生根。按功能不同,气生根又分为支柱根、攀缘根和呼吸根3种。支柱根起辅助支撑、固定植株的功能,类似支柱作用的气生根,如甜玉米的气生根。攀援根是起攀援作用的气生根,如长春藤的气生根。呼吸根伸向空中,吸收氧,可弥补根系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是植物对积水或土壤通气不良的一种适应性。

第9题:

举例说明上古汉语的宾语前置类型


正确答案: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寡人将谁朝而可?B、敢问何谓也?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如: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
3、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如:A、鸡鸣而驾,塞井夷灶,惟余马首是瞻。B、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
4、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时前置。如:A、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B、《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第10题:

举例说明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正确答案:古汉语中宾语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寡人将谁朝而可?
2、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宾语用代词复指而前置。如:鸡鸣而驾,塞井夷灶,惟余马首是瞻。
4、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时前置。如: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