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甲购买高压汽枪一支,改制成能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枪支后

题目

1998年,甲购买高压汽枪一支,改制成能发射小口径子弹的枪支后,与50发子弹一起藏匿家中。2002年5月,甲怀疑其妻与单位负责人乙有不正当两性关系,打电话将乙叫到家中质问。因乙否认有此事,甲取出私藏的改制枪支和子弹,返回客厅向乙的头部开枪射击,致乙开放性颅脑损伤而死亡。甲见乙死在自己家中,心中害怕。甲妻回家后,甲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和乙妻打电话,谎称来家中借枪,自己摆弄枪支时走火受伤。 甲的朋友和乙妻来到甲家后,甲与他们一起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之后,甲与其他人一起来到公安机关报称,乙在自己家中摆弄枪支走火致死。在公安机关做了枪痕、枪支鉴定,证明乙的枪弹伤不能自己形成后,甲才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关于甲致乙死亡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甲的行为系直接故意杀人
  • B、甲的行为系间接故意杀人
  • C、甲的行为系故意伤害致死
  • D、甲的行为系过失致人死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 26 题 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l支、子弹60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后来乙找到甲,说想借用枪支去打猎,甲出于情面,将枪支借给了乙。乙实际上使用该手枪抢劫了某银行,随后被抓获。对甲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B.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非法出借枪支罪并罚

C.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非法出借枪支罪并罚

D.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正确答案:ABCD
[考点]走私武器弹药罪
[答案及解析]ABCD。(1)由于是越境邮寄,故属于走私行为,AB项错。(2)由于非法出借枪支罪的主体要求是依法配备或者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故C项错。(3)由于甲在出借枪支时,不知道乙用来抢劫,没有抢劫的共同故意,故不构成抢劫罪。D项错。所以,ABCD全错。甲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

第2题:

甲某系一盗窃罪的刑满释放人员,某日其因手头紧张欲重操旧业,遂潜入一居民家中,窃得保险箱一个,打开后发现内有现金五万元,并有五四式手枪一支,子弹数十发,甲某将钱挥霍,并将手枪及子弹藏于自己家中。对甲如何定性?(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C.构成盗窃枪支、弹药罪

D.构成私藏枪支、弹药罪


正确答案:AB
甲构成盗窃罪,但是因为其不具有盗窃枪支、弹药的故意,故不构成盗窃枪支、弹药罪;对于其将枪支弹药藏于自己家中的行为,根据2001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甲构成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第3题:

甲某窃得一皮包内有500元,一部手机,五四手枪一支,子弹20余发,甲将手枪藏于家中。一年以后,甲某取出手枪一支,蒙面持枪闯入一居民家中,朝墙上射击数枪,抢得10000元。甲某的行为:( )

A.构成盗窃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和抢劫罪

B.构成抢劫罪和盗窃枪支罪

C.属于连续犯

D.应当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D
【考点】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和抢劫罪的认定与处理
【解析】甲盗窃皮包不知道有手枪,没有盗窃枪支的故意。甲将手枪藏于家中构成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持有枪支行为发生在一年以前,明显独立于抢劫行为,故需要数罪并罚。

第4题: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 A、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
  • B、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
  • C、非法持有、私藏军用子弹二十发以上、气枪铅弹一千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二百发以上的
  • D、非法持有、私藏手榴弹、炸弹、地雷、手雷等具有杀伤性弹药一枚以上的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小口径枪支的口径是指()毫米以下的口径的枪支。

  • A、6、
  • B、3、
  • C、3~6.5、
  • D、5.6.

正确答案:C

第6题:

甲、乙预谋共同瞄准被害人丙开枪,结果丙中弹身亡,但其身上只有一颗子弹。对本案的处理结论,正确的是:( )

A.如果能够查明子弹是甲所发射:则乙是故意杀人未遂

B.如果无法查明子弹是谁所发射,则甲、乙均是故意杀人未遂

C.如果能够查明子弹是甲所发射,则乙仍然是故意杀人既遂

D.如果无法查明子弹是谁所发射。则甲、乙均无罪


正确答案:C
【考点】共同犯罪的处理原则
【解析】甲、乙二人为共同犯罪,既为共同犯罪,二人均应为共同犯罪行为和结果负责,即“一部行为、全部责任”的原则。甲、乙预谋共同瞄准被害人丙开枪,并造成了丙的死亡结果.甲和乙都要为丙的死亡结果负责,均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而不管是谁的子弹射死了丙。这看似有些不公,因为共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这实质上体现出对共同犯罪处理的力度也更大。应当牢记这一原则。

第7题:

甲利用到外国旅游的机会,为了自用,从不法分子手中购买了手枪1支、子弹60发,然后经过伪装将其邮寄回国内。后来甲得知乙欲抢银行,想得到一支枪,就与乙协商,以5000元将其手枪出租给乙使用。乙使用该手枪抢劫某银行,随后被抓获。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

A.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B.以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与非法出租枪支罪并罚

C.以走私武器、弹药罪与抢劫罪并罚

D.以走私武器、弹药罪、非法出租枪支罪、抢劫罪并罚


正确答案:C
解析:走私武器、弹药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武器、弹药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故甲构成本罪而不构成买卖、邮寄枪支、弹药罪。如果行为人明知租用、借用枪支的人是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租用、借用枪支,却仍然出租或者出借,则成为租用、借用枪支人所实施犯罪的共犯,应当按照共同犯罪的规定予以处罚。甲后来的行为应定抢劫罪,故选C。

第8题:

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B.盗窃枪支、弹药罪C.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D.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认定及与其他相似罪名的区别。在本题当中,张某在实施秘密窃取行为时并不明知所盗窃的是枪支、弹药,他是出于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实施行为的,所以张某不可能构成盗窃枪支、弹药罪,选项B是错误的。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的行为,一般有专门的地点进行储存,且数量较大,这也是它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区别之一,因此本题中张某的行为亦不构成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根据《刑法》第130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是指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本题当中,张某非法取得枪支、弹药后并未携带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而是藏于家中,因此也不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

第9题:

公安机关列管的枪支、弹药是非军事系统的枪支、弹药,包括()。

  • A、军用手枪
  • B、射击运动用的各种枪支
  • C、狩猎用的各种枪支
  • D、能发射金属弹丸的气枪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按照《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定义,枪支”系指()

  • A、利用爆炸作用的任何发射、设计成可以发射或者稍经改装即可发射弹丸、弹头或抛射物的便携管状武器,但不包括古董枪支或其复制品
  • B、古董枪支及其复制品应按照各国本国法律予以界定,但古董枪支无论如何不得包括1899年后制造的枪支
  • C、所有能发射弹丸、弹头或抛射物的便携管状武器
  • D、所有能发射杀伤性物质的便携管状武器

正确答案: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