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清代死刑命案审理的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题目

下列对清代死刑命案审理的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 A、州县初审,只审查事实部分
  • B、省按察司为第三审级,负责复审地方上报的死刑案,如发现有疑漏可驳回重审
  • C、总督(或巡抚)为第四审级,对死刑案须复审,并谘报刑部,上报中央
  • D、府为第二审级,负责复审州县上报的案件,提出拟罪意见,上报省按察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死刑复核程序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数罪并罚案件,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B.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C.高级人民法院依照复核程序审理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发回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提审或者发回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D.发回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改判;必须通过开庭审理查清事实、核实证据的,或者必须通过开庭审理纠正原审程序违法的,应当开庭审理


正确答案:BCD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7、8、9条。数罪并罚案件,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第2题: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时为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设立了审刑院B.《明大诰》中凌迟正式成为法定死刑的一种’C.《大明会典》基本仿照《唐六典》,仍属行政法典,起着调整国家行政法律关系的作用。D.清代朝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


正确答案:C

略 

第3题: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赵某因故意杀人罪和贩毒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对案件进行复核时,认为赵某贩毒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但故意杀人罪的死刑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B.钱某因绑架罪和抢劫罪分别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在对案件进行复核时,发现钱某绑架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抢劫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绑架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抢劫罪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C.孙某伙同李某持枪抢劫银行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进行复核时发现孙某的死刑判决认是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李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遂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

D.周某伙同吴某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被分别判处死刑,最高法院在复核时发现周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吴某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遂对周某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对吴某的死刑判决予以改判


正确答案:ABCD
[考点]死刑复核程序[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规定,数罪并罚案件,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选项A即属于数罪并罚案件,且其中的故意杀人罪的死刑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因此人民法院“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做法是正确的。选项B亦属于数罪并罚案件,且其中抢劫罪的死刑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人民法院可必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选项B亦是正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选项C即属于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案件,且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因此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选项C正确。选项D亦属于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案件,且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裁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因此人民法院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选项D也是正确的。[难度系数]**

第4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都是非讼案件
B:起诉人或申请人与案件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C: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都是一审终审
D:陪审员通常不参加适用特别程序案件的审理

答案:C
解析:
【考点】特别程序【详解】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依照本章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其他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因此,C选项说法正确,应选;D选项说法错误,陪审员不能参加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而不是通常不参加。特别程序的开始,是因申请人的申请或起诉人的起诉而开始,申请人或起诉人不一定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如选民资格案件。故B选项说法错误,不应选。特别程序所适用的案件有两类,一类是选民资格案件,另一类是非讼案件。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不应选。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5题:

关于普通程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普通程序中有集中体现

B.其它审判程序审理案件时遇有本程序没有特别规定的,应当适用普通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

C.普通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中体系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程序

D.普通程序是一审诉讼案件应当适用的审理程序


参考答案:ABC

第6题:

下列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适用于判处死刑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

B.目的是为了防止错杀

C.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核

D.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E.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不能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参考答案:A, B, D

第7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都是非讼案件 B.起诉人或申请人与案件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C.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都是一审终审 D.陪审员通常不参加适用特别程序案件的审理


正确答案:C

第8题:

死刑复核程序以其独特的特征区别于普通程序,又不同于其他特殊程序,下面对其特殊性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审理对象特殊。死刑复核程序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和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

B.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死刑复核程序的进行一般是在死刑判决作出之后,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执行之前

C.核准权具有专属性。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进行死刑复核的机关只有最高人民法院

D.报请复核的方式特殊。依照法律有关规定,报请复核一般要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越级报核


正确答案:D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00条的规定,死刑复核程序不可以越级报核。所以D是错误的。

第9题:

下列关于简易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仍应严格划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两个步骤

B.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必须一次开庭和当庭宣判

C.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为简单民事案件

D.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审判组织一律采用独任制


参考答案:A

第10题:

关于古代刑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廷杖制盛行于清代
B.元朝的笞杖刑共计十等
C.充军刑是属于死刑的宽待刑
D.宋朝将徒流刑折成脊杖,而不是臀杖


答案:D
解析:
【精解】A项错在:廷杖制盛行于明代;B项错在:元朝的笞杖刑分为十一等;C项错在:在明代,充军刑虽属于仅次于死刑的重刑,但明朝的充军刑的设置不是为了宽待死刑,而是专制主义恶性发展在刑罚领域的体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