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品的具体保护期限,《世界版权公约》规定的是作者有生之年至死后

题目

对作品的具体保护期限,《世界版权公约》规定的是作者有生之年至死后 () 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2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都承认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并对版权所有人应享有的权利作了类似的规定。两者主要区别是( )。

A.前者规定受保护主体包括“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人”,而后者规定只能是作者本人

B.保护期限,前者规定为死后30年;后者为死后60年

C.作品保护内容和范围,前者只作原则性规定;后者具体规定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并包括精神权利

D.取得保护的条件,前者规定必须在出版的作品上注明版权符号C;后者实行自动产生版权原则

E.版权保护的追溯力,前者对此未加规定;后者规定对缔约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版权均给予保护


正确答案:ACDE
《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都承认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并对版权所有人应享有的权利作了类似的规定。两者主要区别是:(1)前者规定受保护主体包括“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人”,而后者规定只能是作者本人。(2)保护期限,前者规定为死后25年;后者为死后50年。(3)作品保护内容和范围,前者只作原则性规定;后者具体规定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并包括精神权利。(4)取得保护的条件,前者规定必须在出版的作品上注明版权符号C;后者实行自动产生版权原则。(5)版权保护的追溯力,前者对此未加规定;后者规定对缔约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版权均给予保护。

第2题:

我国著作权法中对公民作品的发表权的保护期限是()。

A、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B、作品完成后50年

C、没有限制

D、作者有生之年


标准答案:A

第3题: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就版权的最短保护期限作了统一规定,即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 25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保护期限是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的主要区别有()。

A:前者规定受保护主体包括“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人”,而后者规定只能是作者本人
B:保护期限,前者规定为死后30年;后者为死后60年
C:作品保护内容和范围,前者只作原则性规定;后者具体规定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并包括精神权利
D:取得保护的条件,前者规定必须在出版的作品上注明版权符号C;后者实行自动产生版权原则
E:版权保护的追溯力,前者对此未加规定;后者规定对缔约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版权均给予保护

答案:A,C,D,E
解析:
《世界版权公约》与《伯尔尼公约》都承认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并对版权所有人应享有的权利作了类似的规定。两者主要区别是:①前者规定受保护主体包括“作者和其他版权所有人”,而后者规定只能是作者本人;②保护期限,前者规定为死后25年;后者为死后50年;③作品保护内容和范围,前者只作原则性规定;后者具体规定了受保护作品的种类,并包括精神权利;④取得保护的条件,前者规定必须在出版的作品上注明版权符号⑥;后者实行自动产生版权原则;⑤版权保护的追溯力,前者对此未作规定;后者规定对缔约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版权均给予保护。

第6题:

《世界版权公约》规定,作者作品的保护期一般不得少于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

A.20年

B.50年

C.25年

D.15年


参考答案:C

第7题:

对公民作品的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期限是( )。

A.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

B.作品完成后50年

C.没有限制

D.作者有生之年


正确答案:A

第8题:

关于《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版权公约》采用的是版权自动保扩原则

B.《世界版权公约》的保护期限比《伯尔尼公约》的保护期限短

C.《伯尔尼公约》只保护作者的经济权利

D.《伯尔尼公约》采用的是版权独立原则


正确答案:BD
【考点】《世界版权公约》和《伯尔尼公约》
【解析】A错,《世界版权公约》确立的是非自动保护原则,《伯尔尼公约》确立的是自动保护原则。C错,《伯尔尼公约》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世界版权公约》只保护作者的经济权利。因此应选BD。

第9题: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保护期限是有生之年加死后()年。


正确答案:50

第10题:

《世界版权公约》规定,作者作品的保护期一般不得少于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

  • A、20年
  • B、50年
  • C、25年
  • D、15年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