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为“新政”需要,在立宪的同时对旧律进行修订,为此设立修订法律

题目

清廷为“新政”需要,在立宪的同时对旧律进行修订,为此设立修订法律专门机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修订法律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政府为实施预备立宪活动而设立的咨询机关有(  )。
A.谘议局
B.宪政编查馆
C.资政院
D.修订法律馆


答案:A,C
解析:
【精解】清政府为了筹备立宪,在中央设立资政院作为预备立宪的中央咨询机关,设立谘议局作为地方咨询机关。宪政编查馆不是咨询机关,而是筹备机关。故选A项和C项。

第2题:

制定企业技术标准,应将新技术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加以应用,需要对旧标准进行及时修订完善。


答案:错
解析:
应将新技术、先进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加以应用,通过制定先进的标准,使其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3题:

1902年,清廷任命的修订法律大臣是(  )

A.沈家本

B.俞廉三

C.英瑞

D.伍廷芳


.伍廷芳

  正确答案:A,D

 

第4题:

1902年,清廷任命的修订法律大臣是( )

  • A、沈家本
  • B、俞廉三
  • C、英瑞
  • D、伍廷芳

正确答案:A,D

第5题:

清朝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修律机构,即“修订法律馆”。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1903年,清廷发布上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著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定商律,作为则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钦定大清商律》为清朝第一部商律,由《商人通例》、《公司律》和《破产律》构成
B、清廷制定商律,表明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其传统工商政策从“重农抑商”转为“重商抑农”
C、商事立法分为两阶段,先由新设立商部负责,后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
D、《大清律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与《大清商律草案》同属清末修律成果

答案:C
解析:
选项A错误,《钦定大清商律》不包括《破产律》。选项B错误,清廷制定商律不能表明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其传统工商政策从“重农抑商”转为“重商抑农”。选项C正确,清末的商事立法,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03~1907年为第一阶段,主要由新设立的商部负责;1907~1911年为第二阶段,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选项D错误,《大清律例》不属于清末修律成果。

第7题:

清末预备立宪时所设立的“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的机构是()

  • A、谘议局
  • B、资政院
  • C、宪政编查馆
  • D、修订法律馆

正确答案:B

第8题:

在清朝末期,设立的专门修律的机构是( )

A.资政院
B.修订法律馆
C.宪政编查馆
D.考查政治馆

答案:B
解析:
修订法律馆是清末负责修订法律的专门机关。1902年清廷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后,开始了修订法律馆的筹建,1904年修订法律馆正式办公。

第9题:

清末进行大规模的修律,成立了()。

  • A、礼学馆
  • B、修订法律馆
  • C、刑部
  • D、大三法司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清末成立(),进行大规模的修律。

  • A、礼学馆
  • B、修订法律馆
  • C、刑部
  • D、大三法司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