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市2005年中考命题工作开始前,8所学校的有关人员先后找到王

题目

在某市2005年中考命题工作开始前,8所学校的有关人员先后找到王晓琪打听2005年中考政治考试内容,王晓琪向上述人员分别讲了十个题目,并接受上述人员吃请和收受所送现金3200元及茶叶等物品。2005年5月20日下午,王晓琪接到参加中考命题的通知。在命题过程中,王晓琪违反市教育局有关命题时应回避自己在考试辅导中用过的原题的规定,将自己上述透露的内容编排进了这次中考政治考试试卷中,造成2005年该市中考政治试题在考前大范围泄露,考生中考政治成绩作废。关于王晓琪实施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辅导在前,命题在后,不构成犯罪
  • B、造成当年考生中考政治成绩作废,属于"情节严重"
  • C、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 D、与打听考试内容的人构成了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某在工作时因工负伤,致残后一直待在家里,由父母照顾。后来,经好友介绍,王某又找到了一份工作,但该工作要求王某安装假肢。安装假肢的费用应由( )。

A.王某本人负担
B.王某因工致残前的工作单位负担
C.工伤保险基金负担
D.王某现在的工作单位负担

答案:C
解析:
在职工因工伤发生的费用中,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包括:①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②住院伙食补助费;③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④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⑤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⑦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⑧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⑨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2题: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或调动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学习规程的有关部分,并经过()。

  • A、安全知识教育
  • B、体检合格
  • C、考试合格
  • D、交接

正确答案:C

第3题:

半命题作文是目前中考最易被采用的命题方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失业人员的有()。

  • A、16周岁以上各类学校毕业或肄业的学生中初次寻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者
  • B、企业宣布破产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
  • C、被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人员
  • D、辞去原单位工作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
  • E、自营业人员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学生在选择一所好的学校前,往往希望了解有关的情况。在互联网上的()手段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 A、浏览该学校的主页
  • B、向该学校的有关人员发EMail索取有关信息
  • C、申请一条到该学校的线路
  • D、在BBS上搜索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在某市2005年中考命题工作开始前,8所学校的有关人员先后找到王晓琪打听2005年中考政治考试内容,王晓琪向上述人员分别讲了十个题目,并接受上述人员吃请和收受所送现金3,200元及茶叶等物品。2005年5月20日下午,王晓琪接到参加中考命题的通知。在命题过程中,王晓琪违反市教育局有关命题时应回避自己在考试辅导中用过的原题的规定,将自己上述透露的内容编排进了这次中考政治考试试卷中,造成2005年该市中考政治试题在考前大范围泄露,考生中考政治成绩作废。关于王晓琪实施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辅导在前,命题在后,不构成犯罪
B.造成当年考生中考政治成绩作废,属于“情节 严重”
C.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D.打听考试内容的人构成了共同犯罪


答案:B,C
解析:
王晓琪利用参加中考命题工作的便利将考前辅导内容作为正式试题,造成当年考生的政治考试成绩作废,情节严重,应当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定罪处罚。

第7题:

某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工作人员王某,对该市的体育馆招标活动进行监督,则王某有权参加投票。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在搭接网络计划中,紧前工作与紧后工作的先后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间隔称为()。

A.时差

B.步距

C.时距

D.间隙时间


正确答案:C

第9题:

命题工作结束时,命题人员和命题管理人员必须在存留的保密资料中逐页签字,然后放入指定的保密袋中,在试卷袋封面登记保密材料的种类和数量。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或调动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学习规程的有关部分,并经过考试合格。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