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2004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

题目

某市2004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并有逐日增多之势,第7天累计达48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乏力,周身酸痛,重者无法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病人黄疸。血象:WBC(8~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病人发热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A、病毒性肝炎
  • B、流行性感冒
  • C、流行性出血热
  • D、钩体病
  • E、沙门菌属感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符合恶性淋巴瘤Ann Arbor-Cotswolds分期中B症状标准的是

A、原因不明发热,T>38.5℃,持续1周

B、原因不明发热,T>38℃,持续3d

C、原因不明发热,T>38.5℃,持续3d

D、原因不明发热,T>38℃,持续1周

E、不论何种原因发热,T>38.5℃,持续1周


参考答案:B

第2题:

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将( )的单位、场所、活动、设施等确定为防范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报本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备案。

A.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较大

B.曾发生过重大的人身伤亡

C.遭受过恐怖袭击

D.遭受恐怖袭击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社会影响


参考答案:AD

第3题:

湖南某市某年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并有逐日增多之势,第7天累计达50余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乏力,周身酸痛,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病人黄疸。血象:WBC (7~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

1、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A.病毒性肝炎

B.流行性感冒

C.沙门菌属感染

D.钩体病

E.流行性出血热

2、如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这次流行如何发展:

A.持续10天左右

B.持续20天左右,高峰在洪水后7~14天

C.持续30天左右

D.持续半年左右

E.持续半年

3、为了迅速控制这次流行,最重要的措施是:

A.隔离病人

B.接触洪水者进行医学观察

C.全城预防接种

D.全市开展灭鼠、灭蝇运动

E.可疑接触者以青霉素或多西环素预防


答案:1D 2B 3E

第4题:

恶性疟发作初期常见发冷,寒颤可不明显。发热热型(),但发热数天后趋规律。


正确答案:欠规则

第5题:

A.发热:12-24小时出疹
B.发热1-2天后出疹
C.发热2~3天后出疹
D.发热3~4天后出疹
E.发热3-4天后热退出疹

患水痘时皮疹是在( )

答案:B
解析:
1.典型麻疹于发热3~4天、呼吸道炎症及体温达高峰时从耳后、发际、颈部开始出现皮疹。
2.水痘的前驱期较短,常在发病当天或次日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泪滴状小水疱。

第6题:

女性,28岁,间断发热一个月,体温多次达38.5℃左右,3次门诊检查未明确发热原因,属于:()。

A、短期发热

B、长期发热

C、慢性低热

D、原因不明发热

E、不发热


答案:D

第7题:

水痘患儿出现皮疹的时间是

A.与发热同时
B.发热1天后
C.发热3天后
D.发热5天后
E.发热消退后

答案:B
解析:

第8题:

临床上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可作骨髓细查

A、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B、不明原因的骨痛,肝、肾功能异常

C、外周血中出现原始、幼稚细胞或可疑细胞

D、血友病

E、外周血细胞数量、成分及形态出现原因不明异常


参考答案:ABCE

第9题:

我国南方某市7月遭受洪水袭击,3天后陆续出现一批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并有逐日增多的趋势,第7天累计达70余例,患者均突起发热,体温38℃~40℃,结膜充血,全身疲乏,下肢酸痛,严重者不能行走,部分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丝,少数患者出现黄疸。血象:WBC(7~15)×109/L,中性粒细胞稍高。尿蛋白微量至++。患者发热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 B、流行性感冒
  • C、钩端螺旋体病
  • D、沙门菌属感染
  • E、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不明原因发热


正确答案: 发热时间超过3周以上,经常规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者即为不明原因发热(FUO)。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