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

题目

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理想的安眠药物应具有下列几项特性()

  • A、能够产生快速、有效而愉快的入眠
  • B、抑制慢波睡眠的药物疗效最好
  • C、不应该延长睡眠至非药物作用期
  • D、一周内缓慢起效
  • E、能够维持其有效性至少数周
  • F、长半衰期的药物优于短半衰期的
  • G、当停药时,不应有戒断症状(如反弹性失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例摘要:庞某,女,68岁,已婚,退休工人。2015年9月23日初诊。患者平素胆小怕事,寐而不酣间作6年,近一个月受惊吓后,症状加重。现症:虚烦不寐,有时彻夜难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一时性失眠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不寐。中医证型诊断:心胆气虚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胆小怕事,寐而不酣为主症,辨病为不寐。现症见虚烦不寐,有时彻夜难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辨证为心胆气虚证。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中医病证鉴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剂名称: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人参10g,茯苓15g,甘草3g,茯神6g,远志3g,龙齿(先煎)30g,石菖蒲3g,川芎6g,酸枣仁15g,知母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2题:

患者女,15岁。因1个月后要参加中考,1个月以来晚间入睡困难,每日睡眠2~3小时,白天上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该睡眠状态称为

A、矛盾性失眠

B、生理性失眠

C、心理性失眠

D、心理生理性失眠

E、适应性失眠


参考答案:E

第3题:

【题干】主诉:患者,女,61岁。阵发性左胸痛伴左肩背放射痛10年,加重2天。答案要求:请围绕以上主诉,口述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应询问的内容。


参考答案:(一)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关的鉴别诊断情况。(1)询问病程及发作时间,胸痛部位(心前区、胸骨后),疼痛性质。(2)询问放射部位,每次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发作诱因及缓解因素。(3)询问胸痛与呼吸、咳嗽、体位、吞咽的关系,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及头痛、头晕。(4)结合中医十问,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其他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到医院诊治。是否做过血常规、血沉、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测定、血脂、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片、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等相关检查。结果如何。(2)曾用何种方法及药物治疗。效果如何。(二)相关病史(1)了解有无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病史。(2)了解家族史、过敏史。

第4题:

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药物治疗失眠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病程长者使用最大有效剂量,进行冲击疗法
  • B、间断给药或短期服药
  • C、慢性患者可长期小剂量应用短半衰期的药物
  • D、短半衰期的药物可突然停药,而长短半衰期的药物宜缓慢停药
  • E、注意停药后的失眠反弹
  • F、记忆受损、晕倒、过度思睡,特别是高剂量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 G、苯二氮类药物合用酒精,可减少苯二氮类依赖的危险性

正确答案:B,E,F

第5题:

主诉:患者,女,61岁。阵发性左胸痛伴左肩背放射痛10年,加重2天。
答案要求:请围绕以上主诉,口述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应询问的内容。


答案:
解析: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关的鉴别诊断情况。
(1)询问病程及发作时间,胸痛部位(心前区、胸骨后),疼痛性质。
(2)询问放射部位,每次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发作诱因及缓解因素。
(3)询问胸痛与呼吸、咳嗽、体位、吞咽的关系,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及头痛、头晕。
(4)结合中医十问,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其他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诊治。是否做过血常规、血沉、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测定、血脂、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片、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等相关检查。结果如何。
(2)曾用何种方法及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1)了解有无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病史。
(2)了解家族史、过敏史。

第6题:

患者,女,26岁,已婚。停经2个月,尿妊娠试验阳性。恶心呕吐10天,加重3天,食人即吐,口淡无味,时时呕吐清涎,倦怠嗜卧,舌淡苔自润,脉缓滑无力。其证候是


正确答案:A

第7题:

患者,女,52岁,心悸失眠,善惊易恐1个月。答题要求:请围绕以上主诉,口述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应询问的内容。


参考答案:一、问诊内容(一)现病史1.根据主诉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诊治经过以及相关的鉴别诊断(1)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2)了解心悸失眠,善惊易恐等主要症状的发生、发展、程度及演变情况。(3)是否有坐卧不安、多梦易惊、恶闻声响、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伴随症状。(4)结合中医"十问歌"了解目前疾病的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到医院诊治?是否做过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如何用法?效果如何?(二)相关病史1.与该病史相关的病史: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等病史;传染病接触史。2.既往类似病史、家族史、药物食物及其他物质过敏史。二、问诊技巧1.条理性好,抓住重点。2.围绕主诉询问。3.问诊语言恰当。4.无暗示性问诊。

第8题:

患者,女,52岁,心悸失眠,善惊易恐1个月。要求:请围绕以上主诉,口述该患者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应询问的内容。


参考答案:一、问诊内容(一)现病史1.根据主诉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诊治经过以及相关的鉴别诊断(1)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2)了解心悸失眠,善惊易恐等主要症状的发生、发展、程度及演变情况;(3)是否有坐卧不安、多梦易惊、恶闻声响、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伴随症状;(4)结合中医"十问歌"了解目前疾病的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到医院诊治?是否做过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2)用过何种药物治疗?如何用法?效果如何?(二)相关病史1.与该病史相关的病史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等病史;传染病接触史。2.既往类似病史、家族史、药物食物及其他物质过敏史。二、问诊应注意技巧(一)条理性好,抓住重点(二)围绕主诉询问(三)问诊语言恰当(四)无暗示性问诊

第9题:

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治疗失眠症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副作用和依赖性较少的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疗程最好为()

  • A、1周以内
  • B、1~2周
  • C、3~4周
  • D、2~4周
  • E、4~6周
  • F、1~3个月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患者男,41岁。目前处于昏迷状态。属于社会状况评估的是()

  • A、已婚,无过敏史
  • B、患者入院前性格内向
  • C、姓名:王某性别:男性年龄:41岁
  • D、经济状况差,家庭关系良好
  • E、民族:汉族职业:工人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