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6岁,因“右侧肢体麻木1个月,不能活动伴嗜睡2小时”

题目

患者女性,56岁,因“右侧肢体麻木1个月,不能活动伴嗜睡2小时”来诊。查体:嗜睡,双眼向左凝视,双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应正常。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右侧腱反射减弱,右侧巴氏征阳性。诊断:脑栓塞。关于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研究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一级预防时,阿司匹林能使心脑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下降15%
  • B、不同情况下可分别用于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
  • C、对于病情稳定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二级预防,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是标准治疗方案
  • D、阿司匹林是一些国家指南推荐的用于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
  • E、对于病情稳定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二级预防,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是标准治疗方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51岁。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1小时”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右侧肢体轻偏瘫,右侧Babinski征(+),腱反射亢进,左侧肢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头颅CT报告:左侧 基底节缺血性梗死。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措施是()

A.增强右侧肢体肌力和肌肉耐力

B.诱发主动运动

C.抑制异常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

D.以卧床为主

E.进行大强度运动以增加其肌肉力量


参考答案:C

第2题: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无法穿衣,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言语含糊,头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年。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正确的是
A.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脂饮食
B.血压恢复正常后可自行停药
C.尽量不做家务
D.出院后定期复查
E.出院后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答案:D
解析:
根据患者起病于清晨醒来,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初步判定患者为脑梗死,需排除脑出血,通过CT检查进行。因脑出血病人早期CT检查出血部位呈高密度影,而脑梗死病人早期无明显变化,24小时后出现低密度梗死灶。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含糊,此时护理诊断包括躯体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个人应对无效等,因发病时间较短,且无大小便失禁等危险,目前尚无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有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上不能高脂饮食;高血压需长期控制,不能随意自行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出院后可适当运动;语言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早期与患者加强非语言沟通,指导患者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刺激,直到理解为止。然后与其进行语言交流,由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经常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第3题:

女性,57岁,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1天入院。查体:血压200/100mmHg,嗜睡,右侧肢体肌力0级,运动性失语,右侧病理征阳性,腱反射消失,急查头颅CT发现左侧额、颞叶大面积脑梗死,该患者需要考虑的梗死血管是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颈动脉

E、基底动脉


参考答案:B

第4题:

男性,56岁。右侧肢体麻木1个月,不能活动伴嗜睡2小时。患者呈嗜睡状态,叫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无头痛,无恶心、呕吐,不发热,二便正常。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有高血压史10余年。无心脏病史。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200/100mmHg。嗜睡,双眼向左凝视,双瞳孔等大2mm,光反应正常,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心率80次/分,律齐,无异常杂音。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右侧腱反射低,右侧巴氏征(+)。化验:血象正常,空腹血糖8.6mmol/L,脑CT:左颞、顶叶大片低密度病灶。问题:1.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2.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诊断
1脑血栓形成
2高血压病3级
3糖尿病2型
诊断依据
1老年患者,逐渐出现右侧偏瘫,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查体见BP200/100mmHg,右侧偏瘫体征
3CT左大脑半球低密度病灶
鉴别诊断
1.脑出血
2.脑栓塞
3.颅内占位病变
进一步检查
1.MRI
2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
治疗原则
1.溶栓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对症处理(控制高血压、高血糖等)及早期康复治疗。

第5题:

患者,男性,56岁。右侧肢体麻木1个月,不能活动伴嗜睡2小时。未见头痛,恶心症状。无心脏病病史。心率80次/分,律齐,无异常杂音。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侧腱反射低,右侧巴氏征(+)。化验:血象正常,血糖8.6mmol/L,脑CT:左颞、顶叶大片低密度病灶。诊断结果为脑栓塞。治疗方案为

A:溶栓+氨甲苯酸
B:溶栓+维生素K
C:溶栓+叶酸
D:溶栓+双嘧达莫
E:溶栓+维生素B12

答案:D
解析:
双嘧达莫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ATP转化成cAMP,另一方面该药又能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cAMP的分解,cAMP具有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配合和临床溶栓治疗效果更好。故选Do

第6题: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无法穿衣,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言语含糊,头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年。

此患者的护理诊断不包括
A.社交障碍
B.躯体活动障碍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语言沟通障碍
E.个人应对无效

答案:C
解析:
根据患者起病于清晨醒来,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初步判定患者为脑梗死,需排除脑出血,通过CT检查进行。因脑出血病人早期CT检查出血部位呈高密度影,而脑梗死病人早期无明显变化,24小时后出现低密度梗死灶。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含糊,此时护理诊断包括躯体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个人应对无效等,因发病时间较短,且无大小便失禁等危险,目前尚无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有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上不能高脂饮食;高血压需长期控制,不能随意自行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出院后可适当运动;语言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早期与患者加强非语言沟通,指导患者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刺激,直到理解为止。然后与其进行语言交流,由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经常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第7题:

患者,女性,66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1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左手不能持物,无法穿衣,不能站立,无大小便失禁,言语含糊,头痛不明显,无恶心呕吐。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5年。

为确诊应进行的检查是
A.血液检查
B.头颅CT检查
C.脑电图
D.脑血管造影
E.MRI

答案:B
解析:
根据患者起病于清晨醒来,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及临床表现,可初步判定患者为脑梗死,需排除脑出血,通过CT检查进行。因脑出血病人早期CT检查出血部位呈高密度影,而脑梗死病人早期无明显变化,24小时后出现低密度梗死灶。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含糊,此时护理诊断包括躯体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个人应对无效等,因发病时间较短,且无大小便失禁等危险,目前尚无皮肤完整性受损。患者有动脉硬化,因此饮食上不能高脂饮食;高血压需长期控制,不能随意自行停药,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出院后可适当运动;语言康复训练应尽早进行,可与肢体康复同时进行。早期与患者加强非语言沟通,指导患者反复发音,然后反复练习听读、强化刺激,直到理解为止。然后与其进行语言交流,由简到繁、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并经常鼓励患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第8题:

患者男性,56岁。右侧肢体麻木1个月,不能活动伴嗜睡2小时。患者呈嗜睡状态。无头痛,无恶心、呕吐,不发热,二便正常。无心脏病史。查体:T36.8℃,P80次/分,R20次/分,BP160/90mmHB。嗜睡,双眼向左凝视,双瞳孔等大2mm,光反应正常,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心率80次/分,律齐,无异常杂音。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右侧腱反射低,右侧巴氏征(+)。化验:血象正常,血糖8.6mmol/L,脑CT:左颞、顶叶大片低密度病灶。诊断结果为脑栓塞。治疗应采用

A.溶栓+氨甲苯酸

B.溶栓+维生素K

C.溶栓+叶酸

D.溶栓+双嘧达莫

E.溶栓+维生素B12


正确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性,56岁,因“右侧肢体麻木1个月,不能活动伴嗜睡2小时”来诊。查体:嗜睡,双眼向左凝视,双瞳孔等大正圆,光反应正常。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右侧腱反射减弱,右侧巴氏征阳性。诊断:脑栓塞。用药合适的为()

  • A、溶栓+氨甲苯酸
  • B、溶栓+维生素K
  • C、溶栓+叶酸
  • D、溶栓+阿司匹林
  • E、溶栓+维生素B12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患者女性,70岁,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乏力6小时,伴言语不清、流涎、头痛,呕吐1次”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坚持服用降压药。查体:嗜睡,右侧鼻唇沟浅,颈软,右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此时应迅速给予()

  • A、止血治疗
  • B、降血压治疗
  • C、降颅压治疗
  • D、维持生命体征
  • E、防治血管痉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