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0.85,药物消除半衰期(t<

题目

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0.85,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3.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0L/kg。若体重为70kg的患者口服剂量为500mg,要维持平均稳态血药浓度4mg/L,则给药周期应为()

  • A、2.51小时
  • B、3.83小时
  • C、4.23小时
  • D、4.86小时
  • E、5.14小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

A.消除半衰期

B.消除速度

C.吸收速度

D.生物利用度

E.药物剂量


正确答案:D

第2题:

药物体内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

A、生物利用度

B、绝对生物利用度

C、相对生物利用度

D、溶出度

E、生物半衰期


正确答案:E

第3题:

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剂的F为0.85,t1/2为3.5h,V为2.0L/kg。若患者每4h口服一次,剂量为7.45mg/kg时,那么为()。

A、3μg/ml

B、3.5μg/ml

C、4μg/ml

D、4.5μg/ml

E、5μg/ml


正确答案:C

第4题:

已知某药物口服给药存在显著的肝脏首过效应代谢作用,改用肌肉注射,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变化是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减少
B.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D.t1/2减少,生物利用度减少
E.t1/2和生物利用度均不变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A.生物利用度 B.绝对生物利用度 C.相对生物利用度 D.溶出度 E.生物半衰期 在规定溶剂中,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称为


正确答案:D

第6题:

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0.85,药物消除半衰期(t)为3.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0 L/kg。若患者每4小时口服1次,剂量为7.45 mg/kg,多次给药达稳态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A、2 mg/L

B、3 mg/L

C、4 mg/L

D、5 mg/L

E、6 mg/L

若患者每4小时口服给药1次,欲保持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6 mg/L,则给药剂量应为A、8.72 mg/kg

B、9.53 mg/kg

C、10.24 mg/kg

D、11.18 mg/kg

E、12.56 mg/kg

若体重为70 kg的患者口服剂量为500 mg,要维持平均稳态血药浓度4 mg/L,则给药周期应为A、2.51小时

B、3.83小时

C、4.23小时

D、4.86小时

E、5.14小时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B

第7题:

体内药量或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

A、生物半衰期

B、血药浓度峰值

C、表观分布容积

D、生物利用度

E、药物的分布


正确答案:A

第8题:

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剂的F为0.85,t1/2为3.5h,V为2.0L/kg。若保持为6μg/ml,每4h口服一次,求给药剂量X0()。

A、10.8mg/ml

B、11.2mg/ml

C、13.5mg/ml

D、14.2mg/ml

E、15.4mg/ml


正确答案:B

第9题:

时量曲线下的面积反映( )

A.消除半衰期
B.消除速度
C.吸收速度
D.生物利用度
E.药物剂量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已知口服肝脏首过效应很大的药物,改用肌内注射后

A.t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B.t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C.t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D.t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