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6个月。确诊化脓性脑膜炎,按医嘱静脉注射20%甘露醇。下

题目

患儿男,6个月。确诊化脓性脑膜炎,按医嘱静脉注射20%甘露醇。下列操作哪项错误()

  • A、用药前检查药物有无结晶
  • B、缓慢静推或快速静滴
  • C、勿将药液漏到血管外
  • D、不与其他药物混合应用
  • E、若药液中有结晶需加碱性液使其溶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男,3岁,患化脓性脑膜炎,腰椎穿刺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的目的是防止出现()。

A.休克

B.脑疝

C.头痛

D.惊厥

E.呕吐


正确答案:C

第2题: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应除外( )

A.平卧头侧位

B.控制输液速度

C.昏迷时注意保护角膜

D.按医嘱给予甘露醇降颅压

E.及早发现脑水肿,预防脑疝


正确答案:A

第3题:

患儿男,10个月,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今晨出现烦躁不安,喷射性呕吐,右眼斜视,前囟饱满,肌张力增高,呼吸节律不整。遵医嘱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发现甘露醇药液有结晶,不能使用

B.15分钟内快速静脉输完药液

C.可与其他药液经同一静脉通道同时输入

D.20%甘露醇,一般4-8小时给药一次

E.不能静脉推注


正确答案:D
有机构说命题人把题干不小心写错了应该是问哪个不正确,其实并没有写错。此题较偏,很多教材未提及。注意患儿才10个月,甘露醇使用方法不完全与成人相同。儿科病人因血管细、穿刺针型号小,滴注甘露醇往往达不到治疗速度(B有问题),所以多采用静脉推注(E选项有问题)。一般每次0.25-0.5g/kg,每4~8小时1次(有的教材是每4~6小时1次),连用3~5天。勿将药液漏到血管外,不与其他药物混合应用(C选项有问题)。如药液中有结晶,使用时略微加温使其溶解后注射使用(A选项有问题,并非完全不能使用,而是需要稍微处理一下),静脉滴入时最好是用带过滤网的输血器,以免晶体进入血管,不能要加碱性液体。

第4题:

患儿男,9个月。因化脓性脑膜炎入院,现患儿颅内压增高,遵医嘱给予甘露醇,正确的护理操作是

A.尽量选择远端静脉
B.缓慢静脉滴注
C.尽量与其他药液混合滴注
D.药液中有结晶不影响使用
E.注射时药液不能漏到血管外

答案:E
解析:

第5题:

患儿,4个月,因患化脓性脑膜炎入院。现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遵医嘱静脉给20%甘露醇,下列操作哪项是错误的( )。

A.用药前要检查药液是否有结晶

B.不能与其他药液混合静脉滴注

C.若药液有结晶可加碱性液使其消失再用

D.先缓慢静脉推注后静脉点滴

E.静脉推注时不能漏到血管外


正确答案:C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

第6题: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有颅内压增高、脑疝症状时,首先应予20%甘露醇静脉注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男,6个月,确诊化脓性脑膜炎,按医嘱静脉注射20%甘露醇。下列操作哪项错误

A.用药前检查药物有无结晶

B.缓慢静推或快速静滴

C.勿将药液漏到血管外

D.不与其他药物混合应用

E.若药液中有结晶需加碱性液使其溶化


正确答案:E

第8题:

患儿男,4个月,反复抽搐3天,抽搐期间神志不清,伴高热烦躁。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惊厥发作期间首选药物为

A、苯巴比妥

B、水合氯醛

C、地西泮

D、20%甘露醇

E、复方氯丙嗪


参考答案:C

第9题:

6个月的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疑有硬膜下积液。为明确诊断,需要检查

A、做腰穿,观察脑脊液蛋白是否增高
B、拍摄头骨X线平片
C、做腰穿,观察脑脊液细胞数是否升高
D、头颅超声波检查,观察中线有无移位
E、硬膜下穿刺

答案:E
解析:
硬脑膜下积液:头颅透光检查和CT扫描可协助诊断,但最后确诊仍有赖于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

第10题:

患儿男,6个月。化脓性脑膜炎。经正统治疗后,脑脊液正常,但头围进行性增大。该患儿最可能合并了( )。

A.脑积水
B.脑出血
C.脑室管膜炎
D.中毒性脑病
E.慢性脑膜炎

答案:A
解析: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常见并发症为:①硬脑膜下积液:表现为经化脓性脑膜炎有效治疗48~72小时后脑脊液有好转,但体温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再升高;或一般症状好转后又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或颅压增高等症状,颅骨透照试验阳性+诊断性穿刺可明确诊断。②脑积水:因脑脊液循环发生粘连阻塞引起,此时脑脊液可正常。③脑室管膜炎: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程初期未及时治疗的婴儿脑膜炎患者,表现为抗生素治疗下发热不退、惊厥、意识障碍不改善、进行性加重的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脑脊液始终无法正常。患儿经正统治疗后脑脊液正常,未诉发热,但头围进行性增大,应首先考虑脑积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