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5岁,因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最常

题目

患者,女性,25岁,因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出血
  • B、粪瘘
  • C、切口感染
  • D、阑尾残株炎
  • E、粘连性肠梗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37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5天切口裂开,最可能的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切口边缘皮肤坏死

C、切口感染

D、腹胀

E、缝线脱落


参考答案:C

第2题:

下列不宜立即行阑尾切除术的阑尾炎类型是

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B.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C.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D.急性穿孔性阑尾炎

E.阑尾周围脓肿


正确答案:E

第3题:

病人周某,男24岁,患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应采取什么体位,为什么?


正确答案: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

第4题:

患者女性,20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3天切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将缝线拆除后引出20ml脓液,10天后再次缝合而愈合,该患者切口愈合类型应记为

A、Ⅲ/甲
B、Ⅲ/丙
C、Ⅱ/乙
D、Ⅲ/乙
E、Ⅱ/丙

答案:B
解析:
1、清洁切口,用“Ⅰ”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Ⅲ”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愈合的分级也有三:
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第5题:

女性,22岁,因急性阑尾炎4天,行阑尾切除术。应放置腹腔引流的情况是

A.化脓性阑尾炎,周围有混浊性渗出液

B.阑尾穿孔并已形成局限性脓肿

C.术中将化脓的阑尾挤破、脓液外溢

D.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腔内粪石梗阻


正确答案:B

第6题:

男,19岁,因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术中发现阑尾穿孔,导致急性阑尾炎穿孔的机制是

A、粪石引起的侵蚀

B、阑尾管腔梗阻合并管壁坏死

C、淋巴集结溃烂

D、因急性炎症而致的肌肉痉挛

E、细菌内毒素所致


参考答案:B

第7题:

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人,术后要求其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是

A、防止术后出血

B、减轻术后疼痛

C、防止肠瘘

D、防止切口感染

E、预防肠粘连


参考答案:E

第8题:

对于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是

A、防止术后出血

B、减轻术后疼痛

C、防止肠瘘

D、防止切口感染

E、预防肠粘连


参考答案:E

第9题:

男性,37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9天切口仍未愈合。最可能的原因是 A.营养不良SXB

男性,37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9天切口仍未愈合。最可能的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切口边缘皮肤坏死

C.切口感染

D.腹胀

E.缝线脱落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李先生,30岁。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手术室护士送患者回病室。

引起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原因是
A.阑尾管腔阻塞
B.慢性结肠炎
C.慢性肝炎
D.腹腔感染
E.盆腔感染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