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

题目

患者女,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上述医嘱中“H”代表()。

  • A、静脉点滴
  • B、皮下注射
  • C、皮内注射
  • D、肌内注射
  • E、静脉注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68岁。2型糖尿病8年。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

“H”译成中文的正确含义是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静脉点滴


正确答案:30

第2题:

(134~136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 134、医嘱中的“H”代表

A.静脉点滴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正确答案:B

第3题:

(题干) 患者,女性,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 遵医嘱护士每日的给药次数应为A.每日1次

B.每日2次

C.每日3次

D.隔日1次

E.每周2次

医嘱中的“H”代表A.静脉点滴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护士应选择的合适注射部位是A.腹部

B.背部

C.前臂

D.臂中肌

E.臀小肌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C


问题 2 答案解析:B


问题 3 答案解析:A

第4题:

患者,女性,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

遵医嘱护士每日的给药次数应为
A.每日1次
B.每日2次
C.每日3次
D.隔日1次
E.每周2次

答案:C
解析:
2.Tid意思是每日3次。

第5题:

患者女,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

护士应选择的合适注射部位是
A.腹部
B.背部
C.前臂
D.臂中肌
E.臀小肌

答案:A
解析:
1.PO:口服;ID:皮内注射;H:皮下注射;IM或im:肌内注射;IV或iv:静脉注射。
2.qd:每日1次;bid:每日2次;tid:每日3次:qid:每日4次;qod:隔日1次;biw:每周2次。
3.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宜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部位,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若病人自己注射,以大腿内侧和腹部最方便。

第6题:

患者,女性,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医嘱中的H代表A、静脉点滴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护士应选择的合适注射部位是A、腹部

B、背部

C、前臂

D、臂中肌

E、臀小肌

遵医嘱护士每日的给药次数应为A、每日1次

B、每日2次

C、每日3次

D、隔日1次

E、每周2次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C

第7题:

患者,女性,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

医嘱中的H代表
A.静脉点滴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答案:B
解析:
2.Tid意思是每日3次。

第8题:

患者男,45岁。糖尿病5年,近来因血糖控制不佳,自感心前区疼痛入院治疗。遵医嘱给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睡前长效胰岛素的“三短一长”治疗方案。某日夜间,患者突然感到心慌、出虚汗、全身无力,继而神志恍惚。此时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端坐位吸氧

B、嘱患者立即进食甜食

C、测血压

D、测血糖,确认是否发生了低血糖

E、找专人陪护患者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性,65岁,2型糖尿病5年,遵医嘱胰岛素6U治疗,餐前30分钟,H,tid。

护士应选择的合适注射部位是
A.腹部
B.背部
C.前臂
D.臂中肌
E.臀小肌

答案:A
解析:
2.Tid意思是每日3次。

第10题:

患者男,45岁。糖尿病5年,近来因血糖控制不住,自感心前区疼痛入院治疗。遵医嘱给予三餐前速效胰岛素、睡前长效胰岛素的“三短一长”治疗方案。某日夜间,患者突然感到心慌、出虚汗、全身无力,继而神志恍惚。
值班护士首先判断患者可能发生了

A.心绞痛
B.胰岛素过敏
C.心律失常
D.低血糖反应
E.高渗性昏迷先兆

答案:D
解析:
低血糖为糖尿病常见潜在并发症之一,部分人群易在后半夜机清晨发生低血糖,改病人正在接受“三短一长”治疗方案,极易发生低血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