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的依据是()。

题目

国家对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的依据是()。

  • 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 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C、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 D、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 E、NSF49标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属于危害等级Ⅱ级的是( )。A.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B.中等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C.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D.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E.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属于危害等级Ⅲ级的是( )。A.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B.中等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C.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D.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E.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属于危害等级Ⅳ级的是( )。A.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B.中等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C.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D.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E.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C


问题 2 答案解析:D


问题 3 答案解析:E

第2题:

关于病原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危害程度分类是病原微生物危险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B、危害类别的高低是根据病原微生物对个体和群体的感染后可能产生的相对危害程度来划分的

C、二级、三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D、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

E、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以及流行状态并考虑是否具有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等因素,来划分各自的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


答案:C

第3题: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

A、二

B、三

C、四

D、五

E、六


答案:C

第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分级,其中危害等级Ⅰ指( )。

A.能引起人或动物严重疾病
B.容易直接、间接或偶然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原
C.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D.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
E.可在动物和动物之间传播

答案:C
解析:
危害等级Ⅰ(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指不会导致健康工作者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

第5题: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危害等级为Ⅱ级的病原生物是

A、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

B、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

C、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

D、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中

E、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


参考答案:B

第6题:

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中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4级,其中具有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性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等级是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Ⅲ级和Ⅳ级


参考答案:C

第7题: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属于危害等级Ⅱ级的是( )。

A.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B.中等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C.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D.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E.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参考答案:C

第8题:

HG 20660-2000《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中,对介质进行毒性危害程度分级,所依据的最高允许范围是怎样划分的?


答:极度危害介质最高允许的浓度为< 0.1mg/m3;
高度危害介质最高允许的浓度为 0.1~≤ 1.0 mg/m3;
中度危害介质最高允许的浓度为 1.0~≤ 10.0 mg/m3。

第9题: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

A.三类
B.五类
C.六类
D.二类
E.四类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