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

题目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行何种检查()。

  • A、动态心电图
  • B、冠状动脉造影
  • C、超声心动图
  • D、胸片
  • E、腹部超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58岁,心肌梗死史1年,每天吸烟约10支,近1周劳累时发作胸痛,每次持续5~10分钟,来就诊,为预防胸痛发作,医生应告诫遵守下列各项除外( )

A、戒烟

B、避免剧烈活动

C、减轻体重

D、作蹬车试验

E、服用消心痛


参考答案:D

第2题:

男性,64岁。1年多来常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性左胸前区疼痛,多次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对该患者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

A.胸痛特点

B.高血压病史

C.吸烟、饮酒史

D.冠心病家族史


正确答案:A

第3题:

男性,55岁,发作性胸痛3个月。


参考答案:1.问诊内容(13分)(1)现病史(10分)①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8分)病因与诱因,有无饱餐、劳累、情绪波动等。(2分)胸痛的特点,部位、范围、性质、持续时间、有无放射,缓解方法和发作频率。(3分)胸痛与呼吸、体位和吞咽的关系。(1分)有无发热、咳嗽、反酸、烧心和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1分)二便、饮食、睡眠、体重变化等情况。(1分)②诊疗经过(2分)是否到医院就诊过。做过哪些检查。(1分)治疗用药情况。(1分)(2)相关病史(3分)是否有药物过敏史。(1分)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史,有无烟酒嗜好。(1.5分)有无相关家族史。(0.5分)2.问诊技巧(2分)条理性强、能抓住重点。(1分)能够围绕病情询问。(1分)

第4题: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心肌灌注显像(静态及负荷)的表现应为()。

  • A、下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B、后壁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C、下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D、侧壁不可逆性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 E、前壁可逆性放射性缺损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后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血压为120/80mmHg。该患者90%的最大预期心率为()。

  • A、175次/分
  • B、157次/分
  • C、151次/分
  • D、145次/分
  • E、143次/分

正确答案:B

第6题:

54岁男性患者,主述间断发作性胸痛1个月,每于活动劳累或快步行走时即出现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憋气,胸痛向左肩背部及左上肢放射,停止活动可缓解。近日胸痛发作频繁且程度加重,静息时亦有发作,伴呼吸急促、心悸、大量出汗。患者无糖尿病和阻塞性肺部疾病或哮喘;有10余年高血压病史,遵照医嘱每日口服赖诺普利(5mg)和氢氯噻嗪(25mg)。体格检查:体重96kg,心率98次/分,血压160/100mmHg,发作时ECG显示S-T段水平压低>1mm,肌钙蛋白<3.0ng/ml。医生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收住冠心病监护(CCU)病房并处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症状后改为口服5-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次20mg,每日2次;口服美托洛尔,每次25mg,每日2次;首次咀嚼法服用阿司匹林300mg,后改为口服,每日100mg;口服氯吡格雷,每日75mg;皮下注射依诺肝素(enox-aparine),每次40mg;继续口服赖诺普利和氢氯噻嗪。讨论问题:不稳定型心绞痛联合用药的药理学基础。


参考答案: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其心绞痛发作更严重和频繁,且在休息时会发作,系介于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潜在危险较大,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以防止心肌梗死发生。通过联合应用抗心绞痛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缓解心绞痛症状并防止心绞痛发作,继续服用抗高血压药也有助于心绞痛治疗。硝酸酯类通过舒张静脉、动脉及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增加缺血区心肌供血量而缓解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为短效硝酸酯类,舌下含服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心绞痛症状缓解后,改用长效的硝酸酯类口服制剂5-单硝酸异山梨酯,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较长。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抑制心肌收缩力而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并防止心绞痛发作。ACEI赖诺普利和中效利尿剂氢氯噻嗪分别通过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也有利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绞痛治疗;此外,ACEI具有逆转心脏重构的作用。采用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的COX-1活性,快速阻断TXA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栓作用;本品还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因小剂量(50~75mg)需要数天才起效,故急性期应使用较大剂量(150~300mg);首次采用咀嚼法服用,促使阿司匹林在口腔颊部黏膜吸收,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氯吡格雷不可逆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与阿司匹林产生协同的抗血小板作用。依诺肝素是第一个上市的低分子肝素抗凝血药,对抗因子Xa与因子Ⅱa活性比值大于4.0,对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影响小。与普通肝素相比,本品抗凝剂量较易掌握、不良反应小,抗血栓作用持续而强大。

第7题: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患者接受运动试验检查,运动前血压120/90mmHg。运动3分钟时出现胸痛,心电图示V~V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05mV,测血压为100/85mmHg,此时应该()。

  • A、继续完成检查
  • B、立即停止检查,平卧观察
  • C、静脉注射多巴胺
  • D、减慢运动速度
  • E、补充血容量

正确答案:B

第8题:

老年男性患者,主诉胸痛,如为心绞痛还要具备()。

A.劳累时发作

B.胸骨后闷痛

C.持续数分钟

D.持续数小时

E.心尖区刺痛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患者男性,50岁,间断性胸痛1个月,常于劳累时发作。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型下移0.2mV,考虑为劳力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血管可能为()。

  • A、左主干
  • B、左前降支
  • C、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
  • D、左前降支或对角支
  • E、左主干或左前降支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患者男性,45岁,发作性胸痛3年,常于活动时发作,休息胸痛即可缓解,常规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段轻度压低。该患者90%的最大预期心率为()。

  • A、175次/分
  • B、157次/分
  • C、151次/分
  • D、145次/分
  • E、143次/分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