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男,45岁,2001年10月初诊。 病史:患者一周前到北京旅游,归来即感身热恶风,微咳,二日后咳嗽加剧,咳甚胸痛,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时带血丝,鼻燥咽干,舌尖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题目

黄某,男,45岁,2001年10月初诊。 病史:患者一周前到北京旅游,归来即感身热恶风,微咳,二日后咳嗽加剧,咳甚胸痛,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时带血丝,鼻燥咽干,舌尖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周某,女,36岁。身热恶风,微咳两天,今日咳嗽加剧,痰少而粘,难以咯出,咳剧时胸痛,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属于下列何证()

A.热邪壅肺证

B.风热犯肺证

C.肺阴虚证

D.肺气虚证

E.燥邪犯肺证


参考答案:E

第2题:

患者干咳,连声作呛,或有少量黏痰不易咳出,咽干,鼻唇干燥,咳甚则胸痛,痰中带血丝,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其诊断是

A.肺痿、虚热证

B.肺痨、肺阴亏损证

C.咳嗽、风热犯肺证

D.咳嗽、风燥伤肺证

E.咳嗽、肝火犯肺证


正确答案:D

第3题:

患者干咳,连声作呛,或有少量粘痰不易咳出,咽干,鼻唇干燥,咳甚则胸痛,痰中带血丝,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其诊断是( )。

A.肺痿、虚热证

B.肺痨、肺阴亏损证

C.咳嗽、风热犯肺证

D.咳嗽、风燥伤肺证

E.咳嗽、肝火犯肺证


正确答案:D

第4题:

患者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鼻燥咽干,胸痛发热,微恶风寒,头痛,便干,苔薄黄而干,脉细,可拟诊为

A.风寒犯肺证
B.肺热壅盛证
C.燥邪犯肺证
D.肺阴虚证

答案:C
解析:
燥邪犯肺证是指外感燥邪,肺失宣降,以干咳痰少、鼻咽口舌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简称肺燥证。燥邪有偏寒、偏热的不同,而有温燥袭肺证和凉燥袭肺证之分。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甚则胸痛,痰中带血,或见鼻衄,口、唇、鼻、咽、皮肤干燥,尿少,大便干结,舌苔薄而干燥少津。或微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脉浮数或浮紧。

第5题:

患者咳而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甚则胸痛,痰中带血,口、唇、鼻、咽、皮肤干燥,尿少,大便干结,舌苔薄而干燥少津。或微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脉浮数或浮紧,其临床意义是( )

A、瘀阻心脉证

B、风热犯肺证

C、风寒犯肺证

D、肺热炽盛证

E、燥邪犯肺证


参考答案:E

第6题:

干咳,连声作呛,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口干咽燥,初起鼻塞,头痛,微寒,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其治法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题89题干所述咳嗽频剧,咯痰不爽,痰黏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可诊断为风热犯肺咳嗽,故其治法为疏风清热,肃肺化痰;根据题90题干所述干咳,连声作呛,痰少而黏,不易咳出,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可诊断为风燥伤肺之温燥证,故其治法为清热肃肺,润燥止咳。

第7题:

患者干咳,连声作呛,或有少量粘痰不易咳出,咽干,鼻唇干燥,咳甚则胸痛,痰中带血丝,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十,脉浮数。其诊断是

A.肺痿,虚热证

B.肺痨,肺阴亏损证

C.咳嗽,风热犯肺证

D.咳嗽,风燥伤肺证

E.咳嗽,肝火犯肺证


正确答案:D

第8题:

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是( )

A、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

B、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白舌红,右脉数

C、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

D、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E、身热,心烦懊憹,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


参考答案:C

第9题:

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是( )

A.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
B.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白舌红,右脉数
C.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
D.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E.身热,心烦懊憹,坐卧不安,舌苔微黄,脉数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患者,男,50岁,农民。 病史:患肝硬化腹水已一年余。初由愤怒饮酒诱发,在当地治疗未愈而来诊。刻下腹大坚满,腹部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晦滞,小便短少,午后潮热,口燥咽干,心烦少寐,鼻时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臌胀(肝肾阴虚)
分析:愤怒及辛热之酒类易伤肝阴,肝肾同源,病久则肝肾两虚,阴损及气,气化不利,水液停聚中焦,致气机壅滞,血行受阻,气、血、水互结于中而腹大坚满,腹部青筋暴露;真阴亏虚,形体失养故形体消瘦,面色晦滞;虚火内生,则小便短少,午后潮热,口燥咽干,心烦少寐,鼻时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为阴虚水液停聚之征。
治法: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药: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熟地15g山茱萸10g淮山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0g(或生地15g沙参15g麦冬15g枸杞10g当归10g川楝10g)五灵脂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乌药10g元胡10g香附10g枳壳10g甘草6g藕节炭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