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0岁,间断性双下肢水肿5年,乏力、头晕6个月。近5年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夜尿2~3次,期间测血压收缩压波动于140~150mmHg,未曾就医,未予治疗。半年前渐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减退。无发作性头痛,尿量正常,睡眠可,无明显体重下降。既往:幼时患"肾炎",有风湿性关节炎史。无高血压病史和高血压家族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8℃,P92次/分,R19次/分,BP150/100mmHg。神志清,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

题目

女性,40岁,间断性双下肢水肿5年,乏力、头晕6个月。近5年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夜尿2~3次,期间测血压收缩压波动于140~150mmHg,未曾就医,未予治疗。半年前渐出现乏力、头晕、恶心、食欲减退。无发作性头痛,尿量正常,睡眠可,无明显体重下降。既往:幼时患"肾炎",有风湿性关节炎史。无高血压病史和高血压家族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8℃,P92次/分,R19次/分,BP150/100mmHg。神志清,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踝部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Hb87g/L,WBC7.8×109/L,Plt190×109/L,尿常规:蛋白(++),糖(-),RBC4~6/HP,Scr309.4μmol/L,BUN16.4mmol/L,血K+5.8mmol/L,空腹血糖5.7mmol/L,总胆固醇5.8mmol/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历摘要男性,50岁,发作性胸痛1年。患者1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劳累时心前区疼痛,有压迫感,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曾多次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均正常,疑为"冠心病",给予异山梨酯(消心痛)1Omg,3次/日,因患者服药后头痛,而自行停药,此后仍有类似发作。患病以来,仍正常工作,睡眠差,二便正常,无消瘦。既往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年,20支/日,少量饮酒。查体:T 36.6℃,P 75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神志清,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心电图未见异常。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1.冠心病2.稳定型心胶痛3.心功能Ⅰ级诊断依据:1.中年男性,有吸烟史(20年,20支/日)。2.与劳累有关的胸痛,向左肩背放射,每次发作情形相似,病情稳定超过3个月。3.持续时间3~5分钟,休息可缓解。4.心电图正常。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2.不稳定型心绞痛3.肋间神经痛4.心脏神经症进一步检查1.运动试验。2.血常规、血脂、血糖。3.超声心动图。4.放射性核素检查。5.心导管检查。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去除诱因,戒烟酒,低脂饮食,适当运动。2.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硝酸酯类药,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3.介入和(或)外科治疗。

第2题:

病史摘要男性,55岁,发作性胸痛1年。患者1年前开始间断出现劳累时心前区疼痛,有压迫感,疼痛向左肩背部放射,持续4~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曾多次到医院就诊,做心电图均正常,疑为"冠心病",给予消心痛10mg/次,3次/日,因患者服药后头痛,而自行停药,此后仍有类似发作。患病以来,仍正常工作,睡眠差,二便正常,无消瘦。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年,20支/日,少量饮酒。查体:T36.6℃,P75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7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心电图未见异常。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时间:11分钟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总分20分)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4分)(助理医师答出稳定性心绞痛可得4分,只答出冠心病得3分)冠心病1分稳定性心绞痛2分心脏不大0.5分心功能(Killip)Ⅰ级0.5分(二)诊断依据(4分)1.中年男性,有吸烟史1分2.与劳累有关的胸痛,向左肩背放射,每次发作情形相似,病情稳定超过3个月1.5分3.持续时间4~5分钟,休息可缓解1分4.心电图正常0.5分二、鉴别诊断(3分)(助理医师答出其中2项得3分)1.心脏神经官能症1分2.不稳定型心绞痛1分3.肋间神经痛1分三、进一步检查(5分)(助理医师答出3项得5分)1.运动试验1.5分2.超声心动图0.5分3.放射性核素检查0.5分4.血常规检查,血脂、血糖1.5分5.心导管检查1分四、治疗原则(4分)1.一般治疗:去除诱因,戒烟酒,低脂饮食,适当运动1分2.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制剂,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2分4.介入和外科治疗1分

第3题:

病史摘要女性,52岁。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2年余。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无力,排尿增多(排尿量约2000~3000mL/24h),无明显心悸、多汗症状。发病以来,食欲佳,睡眠尚可,体重减轻5千克。既往无服用特殊药物史和药物过敏史。吸烟7年,每天半包,饮酒5年余,每日3~4两。查体:T36.8℃,P76次/分,R16次/分,BP135/85mmHg。神志清,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不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8mmol//L。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时间:11分钟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总分20分)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4分)2型糖尿病4分(二)诊断依据(4分)1.中年,女性,慢性病程 1分2.典型的临床表现: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 2分3.实验室检查提示空腹及餐后血糖分别超过7.0mmol/L,11.1mmol/L 1分二、鉴别诊断(4分)(助理医师答出其中2项得4分)1.1型糖尿病2分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分3.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糖升高1分三、进一步检查(5分)(助理医师答出其中2项得5分)1.尿糖和酮体,血FT3、FT4、TSH,监测血糖变化3分2.眼底检查1分3.肝肾功能及血脂检测、心功能检查1分四、治疗原则(3分)1.一般治疗:适当的生活指导和积极预防并发症1分2.饮食治疗1分3.降糖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1分

第4题:

慢性肾功能衰竭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5岁,因“乏力、厌食1个月”就诊。
患者近1个月无诱因感乏力、厌食,有时伴恶心、腹胀,无腹痛、腹泻或发热。自服多潘立酮(吗丁啉)无效,乏力厌食症状进行性加重,遂就诊。患者近2年来出现夜尿次数增多,3~4次/天,近1年体重有下降。尿量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5年前曾发现血压偏高,150/90mmHg,未正规诊治。无糖尿病史,无药物滥用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 36.8℃,P 90次/分,R 20次/分,BP 160/100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皮肤有氨味,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90g/L;尿常规:蛋白(++),RBC(++);粪便常规(-)。血生化:Cr 900μmol/L,HCO15mmol/l,血磷升高。B超:双肾缩小,左肾8.7cm×4.0cm,右肾9.0cm×4.1cm,双肾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
1.诊断 本例以消化道症状起病,临床存在多系统受累现象,结合辅助检查,其突出表现是重度肾功能损伤伴血尿蛋白尿、贫血、电解质紊乱与代谢性酸中毒,结合肾脏声像学表现,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成立。诊断思路:
(1)是否肾衰竭 血cr升高,肾衰竭诊断成立;
(2)急性肾衰竭还是慢性肾衰竭 起病隐匿,有慢性肾衰相应的代谢紊乱表现(肾性贫血、肾件骨病等),B超提示双肾萎缩,因此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
(3)可能的基础病冈分析 患者有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表现,且伴青年起病的高血压,临床考虑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性大,但需进一步排除急进性肾炎、感染相关性肾炎等其他病因;
(4)肾功能分期 根据血Cr水平,本例患者已进入尿毒症期;
(5)并发症情况 根据临床及辅助检查结果,目前存在:肾性贫血、肾性骨病、肾性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
3.进一步检查
(1)进一步的病因筛查 如了解家族史、查抗肾基底膜抗体、肝炎病毒学检查、肾血管超声等。
(2)并发症方面的检查 查血甲状旁腺素(PTH),完善肺部影像学检查、心功能评价等。
4.治疗原则
(1)基础治疗 优质低蛋白饮食,添加α酮酸制剂。监测血压、血生化。对症治疗。
(2)药物治疗 包括纠正酸中毒(碳酸氢钠)、纠正肾性贫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治疗肾性骨病(加用磷结合剂)、控制高血压、口服大黄制剂等促进毒素经肠道排泄。
(3)替代治疗 患者已经有肾脏替代治疗指征,应当尽快开始替代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肾移植。

第5题:

病历摘要男性,64岁。胸闷,伴头晕、活动后气短5年,下肢水肿3个月。5年前开始出现劳累后间断胸闷,伴头晕、活动后气短,在社区服务中心测血压最高为160/120mmHg,并开始不规律服用降压药(药名不详),血压一直波动于130~150/1OO~11OmmHg。3个月前开始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伴乏力,轻度活动即心悸、气短,夜间时有憋醒。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咯血及胸痛,尿量少,睡眠差。既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家庭史:父母均患有高血压病。查体:T 36.6℃,P 112次/分,R22次份,BP 160/11OmmHg,神志清楚,高枕卧位,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肝肋下3cm,质中,轻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一),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有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正常。空腹血糖5.4mmol/L,血总胆固醇5.2mmo/L。腹部B超:右肾动脉主干狭窄约26%。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1.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2.心功能Ⅲ级诊断依据:1.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病家族史。2.头晕及乏力,轻度活动即出现症状,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查体:血压160/1OOmmHg,颈静脉怒张、双肺底细湿啰音,心界扩大,心率快,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或COPD。2.冠心病3.心肌病4.心包炎5.继发性高血压进一步检查1.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2.超声心动图。3.腹部B超。4.胸部X线检查。5.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低盐饮食,改善生活方式。2.改善心功能:控制液体入量及利尿药。3.降压治疗:长期用药,如ACEI等。4.对症治疗: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第6题:

患者女性,50岁。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3年。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无力,排尿增多(排尿量2000~3000ml/24h),无明显心悸、多汗症状。发病以来,食欲佳,睡眠尚可,体重减轻5kg。既往无服用特殊药物史和药物过敏史。吸烟6年,每天半包,饮酒5年,每日3~4两。查体:T 36.8℃,P 76次/分,R 16次/分,BP 135/85mmHg。神志清,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不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8mmol/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一)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二)诊断依据1.患者女性,中年,慢性病程。2.典型的临床表现 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3.实验室检查 提示空腹及餐后血糖分别超过7.0mmol/L和11.1mmol/L。二、鉴别诊断1.1型糖尿病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糖升高三、进一步检查1.尿糖和酮体,血FT、FT、TSH,监测血糖变化。2.眼底检查。3.肝、肾功能及血脂检测、心功能检查。四、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 适当的生活指导和积极预防并发症。2.饮食治疗。3.降糖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

第7题:

病例摘要:男性,48岁。间断性头晕6年,加重3个月。6年前因头痛、头晕检查时发现血压160/100mmHg,间断服用中药治疗,血压不稳定,最高血压达180/110mmHg。近3个月来,稍做体力活动即感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可以缓解。患病以来无恶心、呕吐,无胸痛及喘憋,大小便正常。既往无冠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2年,20支/日,不饮酒。父亲患高血压病。查体: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70/110mmHg。神志清,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心尖呈抬举性搏动,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A2>P2,A2亢进,双肺底闻及少许湿啰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正常,血肌酐正常。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心功能Ⅲ级。诊断依据:1.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头痛,头晕,BP180/110mmHg。2)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病家族史。3)靶器官损害:心尖呈抬举性搏动,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2/6级收缩期杂音。2.心功能Ⅲ级轻度体力活动即胸闷、气短;双肺底湿性啰音。(二)鉴别诊断1.冠心病有劳累相关的胸痛、心悸、气短,心电图可有缺血改变。2.肺部疾病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及相应疾病表现。(三)进一步检查1.肾脏功能检查了解高血压肾脏损害情况。2.心电图了解心脏供血及结构改变。3.X线胸片可除外肺部疾病。(四)治疗原则1.非药物治疗吸氧,限钠盐、脂肪摄入,减体重,注意休息。2.药物治疗(1)降血压药物治疗: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等长期维持用药。(2)纠正心功能:ACEI、利尿剂。

第8题:

病历摘要男性,61岁。上腹胀半年,黄疸伴尿色加深半个月。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食欲减退、厌油腻食物,无腹痛、恶心、呕吐,无发热、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大便呈白色陶土样,伴持续低热、全身乏力。黄疸症状进行性加重。发病以来,睡眠差,体重下降4千克。既往史:无肝胆、胃肠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及手术、外伤史。无饮酒嗜好。查体:T 37.2℃,P 90次/分,R 17次/分,BP 115/60mmHg。神志清楚,表情自然,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右肋缘下可触及肿大囊肿,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ALT 452U/L,AST 258 U/L,TBil 311.2 u mol/L,DBil 251.2 u mol/L,CA 19-9 3.0万U/L,凝血功能正常。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1.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2.梗阻性黄疸诊断依据:1.病史:(1)老年男性,慢性病程。(2)典型的临床表现:以腹胀、食欲不佳等胃肠道症状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典型的无痛性进行性黄疸症状,伴有低热、全身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2.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右肋缘下可触及肿大胆囊,无压痛。3.实验室检查: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肿瘤标记物CA19-9升高(3.O万U/L>上限2.5万U/L)。鉴别诊断1.壶腹周围癌或胰头癌2.胆总管结石3.黄疸型肝炎4.原发性肝癌进一步检查1.腹部B超检查。2.上腹部CT或MRI检查。3.必要时行MRCP或ERCP检查。治疗原则1.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治疗。2.如无法切除可行姑息治疗:内引流术、外引流术、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等。3.放疗、化疗等。

第9题:

病历摘要女性,50岁。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1年余。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无力,排尿增多(排尿量2 000~3 000ml/ 24h),无明显心悸、多汗症状。发病以来,食欲佳,睡眠尚可,体重减轻5千克。既往史:无服用特殊药物史和药物过敏史。吸烟7年,每天半包,饮酒5年余,每日150~200g。查体:T36.8℃,P 76次/分,R 16次/分,BP 135/85mmHg。神志清,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甲状腺不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8mmol/L。


参考答案: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诊断依据:1.病史:(1)中年,女性,慢性病程。(2)典型的临床表现:乏力、多尿伴体重减轻。2.实验室检查提示空腹及餐后血糖分别超过7.Ommol/L,11.1 mmol/L。鉴别诊断1.1型糖尿病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糖升高进一步检查1.尿糖和酮体,血FT、FT、TSH,监测血糖变化。2.眼底检查。3.肝、肾功能及血脂检测、心功能检查。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适当控制生活热量和积极预防并发症。2.饮食治疗。3.降糖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

第10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5岁,因"水肿5年,夜尿增多2年,乏力、厌食1个月"就诊。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眼睑水肿,无乏力、纳差、腰痛、血尿等,于当地医务所测血压150/90mmHg,未规律诊治。此后水肿间断出现,时有时无,时轻时重,未予重视。近2年来出现夜尿增多,3~4次/夜,未诊治。患者近1个月无诱因感乏力、厌食,有时伴恶心、腹胀,无腹痛、腹泻或发热。自服多潘立酮(吗丁啉)无效,乏力、厌食症状进行性加重,遂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睡眠可,大便正常,尿量无明显改变,近1年体重有下降(具体不详)。
既往史:无糖尿病史,无药物滥用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8℃,P90次/分,R20次/分,BP160/100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双眼睑轻度浮肿,皮肤有氨味,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88g/L;尿常规:蛋白(++),RBC(++);粪便常规(-)。血生化:Cr900μmol/L,HC0315mmol/L,血磷升高。B超:双肾缩小,左肾8.7cm×4.0cm,右肾9.0cm×4.1cm.双肾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


答案:
解析:
分析步骤:(22分)
1.诊断(4分)
(1)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2)肾性高血压
(3)肾性贫血(中度)
(4)代谢性酸中毒
(5)高磷血症
(6)慢性肾小球肾炎?
2.诊断依据(4分)
(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隐匿起病。
(2)患者间断晨起眼睑水肿,发现血压升高5年,出现夜尿增多2年,厌食、乏力进行性加重1个月。
(3)既往无殊。
(4)查体BP160/100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双眼睑轻度浮肿,皮肤有氨味。
(5)辅助检查Hb88g/L;尿常规:蛋白(++),RBC(++);血生化:Cr900μmol/L,HCO15mmol/L,血磷升高;B超:双肾缩小。
2.鉴别诊断(6分)
(1)急性肾衰竭:本病一般起病较急,肾功能迅速恶化,B超可见肾脏大小正常或增大,与该患者不符,考虑可能性小。
(2)原发性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损害,但患者多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后期方出现肾功能受损表现,常伴有高血压其他靶器官损害的表现。该患者首先出现水肿,同时伴血压升高,考虑本病可能性小,必要时可行肾活检进一步除外。
3.进一步检查(4分)
(1)病因筛查:如血糖,眼底检查,肾血管超声,自身抗体,肾活检等。
(2)并发症检查:如血常规,凝血,血气分析,电解质,胸片,超声心动,肾小球滤过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
4.治疗原则(4分)
(1)营养治疗:低蛋白饮食。
(2)降压治疗。
(3)纠正肾性贫血。
(4)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高磷血症。
(5)防治并发症。
(6)肾脏替代治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