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某,女,24岁。病人13岁时脑外伤昏迷1小时被抢救脱险,此后性

题目

郭某,女,24岁。病人13岁时脑外伤昏迷1小时被抢救脱险,此后性格有极大变化,易激惹,敏感多疑。20岁结婚后总怀疑丈夫有外遇,凡丈夫和女性接触,即怀疑有不正当关系。因怀疑丈夫同事杨某是丈夫的情妇,嫉妒不已,让丈夫打杨某,遭丈夫拒绝。一日发现杨某10岁女儿独自一人,便将其打伤。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其诊断应为()

  • A、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 B、偏执性精神病
  • C、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D、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 E、人格障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郭某涉嫌招摇撞骗罪。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郭某希望委托辩护人。下列哪一人员可以被委托担任郭某的辩护人?(2009年试卷二第23题)

A.郭某的爷爷,美籍华人

B.郭某的儿子,6岁

C.郭某的朋友甲,曾为郭某招摇撞骗伪造国家机关证件

D.郭某的朋友乙,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


正确答案:D

第2题:

被告人郭某,女,1985年5月8日出生,某中学学生。2000年6月20日下午郭某由学校回家,其同学路某骑自行车在后驶来。郭某想和路某开个玩笑,就趁路某骑到自己身边时,将一根绳子扔进路某自行车后轮,结果由于车轮被缠绕,路某的自行车倒地,路某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头部撞地,当即昏迷。郭某立即赶往就近医院求救,但因路某后脑受外部强力震动致脑颅损伤,抢救无效死亡。

试问:对被告人郭某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对郭某不应作犯罪处理。
(2)因为,郭某是因过失行为而导致他人死亡,而其年龄只有15周岁。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所以,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郭某的过失行为不应按犯罪处理。


第3题:

患者女,43岁。2小时前因车祸后昏迷。查体所见:压眶可见睁眼反应,刺激肢体有回缩躲避反应,能会话,但失去定向力。按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该患者评分为A、10分

B、11分

C、12分

D、13分

E、14分

患者昏迷程度属于A、轻度脑外伤

B、中度脑外伤

C、重度脑外伤

D、中、重度脑外伤

E、轻、中度脑外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第4题:

女性,35岁,车祸导致颅脑外伤,考虑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以下支持该诊断的病人意识障碍的典型表现是

A、短暂昏迷

B、中间清醒

C、持续昏迷

D、昏迷程度时重时轻

E、昏迷进行性加重


参考答案:B

第5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 68~70 题

患者王某,因服毒昏迷不醒,被送入急诊室抢救。其家属不能准确地说出毒物的名称及性质,观察病人双侧瞳孔缩小。

第 68 题 根据病人瞳孔变化初步判断病人可能为何种毒物中毒( )。


正确答案:C

第6题:

昏迷人院的病人抢救时医患关系模式为( )。


正确答案:A

第7题:

第 4 题 女大学生李某晚上10点多独自背着一个挎包回校,走到一段僻静的路段时,壮汉蔡某持刀走到其面前威胁,要求李某交出挎包,正当李某犹豫期间,李某的男同学郭某从后面走来,看到自己的同学遭抢劫,郭某就从路旁捡起一块石头,猛然向蔡某头上砸去,蔡某经抢救无效死亡。郭某的行为属于:(  )

A.防卫过当

B.正当防卫

C.仅属于帮助行为,构成犯罪

D.仅属于见义勇为,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第8题:

妇女张某路过李某家门口时,被李某邻居16岁的男孩郭某指使的李某家的狗咬伤,对此( )应当承担责任。

A.狗的主人李某

B.郭某

C.张某

D.郭某的父母


正确答案:D
《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第9题:

某颅脑外伤病人,唤之可睁眼,问话能回答,但不正确,刺激肢体时可躲避,此时昏迷评分是( )。

A.9分

B.10分

C.11分

D.12分

E.13分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

第10题:

EN的禁忌症是:( )

A.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
B.重症腹泻
C.重症胰腺炎
D.脑外伤昏迷病人

答案:A,B,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