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患者,女,63岁。患者平素经常小便不畅,排尿时疼痛。

题目

【病例摘要】患者,女,63岁。患者平素经常小便不畅,排尿时疼痛。近2周因劳累过度出现小腹坠胀,小便淋漓不已,尿有热痛感,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查体:T36.9℃,P80次/分,R19次/分,BP130/80mmHg。面色无华,膀胱区压痛(+),右肾区叩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辅助检查:白细胞7.1×109/L,中性粒细胞0.75。尿白细胞5~10个/HP,尿红细胞2~6个/HP,尿蛋白(++),尿潜血(+),尿培养细菌数大于105/ml。肝肾B超未见异常。【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尿道综合征相鉴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小便淋漓不尽伴尿痛2周。
(2)血压130/80mmHg。面色无华,膀胱区压痛(+),右肾区叩痛(+)。
(3)血常规:白细胞7.1×109/L,中性粒细胞75%。尿检查:白细胞5~10个/HP,红细胞2~6个/HP.尿蛋白(++),尿潜血(+)。尿培养:细菌数大于105/ml。肝肾B超未见异常。
二、西医鉴别诊断
尿道综合征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二者不难鉴别。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腹坠胀、小便淋漓不已、尿有热痛感,腰为肾之府,故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均为湿热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急性膀胱炎。
2.中医疾病诊断淋证。
3.中医辨证诊断热淋。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2.所选方剂名称八正散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黄柏12g、山栀12g、大黄9g、滑石20g、瞿麦15g、萹蓄15g、茯苓12g、泽泻12g、车前子20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多饮水。
2.抗菌药物治疗化学药物可用复方新诺明;抗生素可用氧氟沙星等,用药3天,1周后复查尿细菌定量培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例摘要:谭某,女,20岁,未婚,学生。2016年4月14日初诊。患者平素性情急躁。2天前见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现症:情绪不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目赤,耳鸣,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癫证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郁证。中医证型诊断:气郁化火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为主症,辨病为郁证。现症见情绪不宁,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目赤,耳鸣,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气郁化火证。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中医病证鉴别:两者均与五志过极、七情内伤有关,临床表现都有心神失常症状。郁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癫证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病程迁延,主要表现为精神错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神失常的症状极少自行缓解。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方剂名称: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柴胡9g,薄荷6g,郁金6g,制香附6g,当归9g,白芍9g,白术9g,茯苓9g,丹皮6g,栀子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2题:

患者,女,35岁,小便淋沥涩痛,尤其排尿时尿道疼痛剧烈,舌淡,苔薄白,脉弦,首选

A、车前子

B、海金沙

C、萹蓄

D、石韦

E、金钱草


参考答案:B

第3题:

病例摘要:曾某,男,25岁,未婚,无业。2014年3月3日初诊。患者1日前小便频数,淋沥涩痛。现症: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疼痛满急加剧,舌尖红,苔黄,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癃闭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淋证。中医证型诊断:血淋。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为主症,辨病为淋证。现症见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疼痛满急加剧,舌尖红,苔黄,脉滑数,辨证为血淋。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中医病证鉴别: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之症状,但淋证尿频而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但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淋证日久不愈,亦可发展成癃闭。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剂名称:小蓟饮子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小蓟15g,生地黄15g,白茅根30g,旱莲草9g,木通6g,生甘草梢6g,滑石(包煎)15g,山栀10g,当归10g,蒲黄(包煎)10g,土大黄10g,马鞭草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4题:

病例摘要:韩某,男,34岁,已婚,工人。2013年2月17日初诊。患者1日前饮酒后出现胃脘疼痛,脘痞腹胀。现症: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胁痛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胃痛。中医证型诊断:湿热中阻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胃脘疼痛,脘痞腹胀为主症,辨病为胃痛。现症见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中阻证。湿热蕴结,胃气痞阻。中医病证鉴别: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主证,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吞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治法: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方剂名称:清中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黄连3g,栀子9g,制半夏6g,茯苓10g,草豆蔻(后下)6g,陈皮10g,甘草3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5题:

患者,女,35岁。小便淋沥涩痛,排尿时尿道疼痛剧烈,舌淡,苔薄白,脉弦。宜首选

A、车前子

B、海金沙

C、蔚蓄

D、石韦

E、金钱草


参考答案:B

第6题:

石淋的主症特点是

A.小便赤热,尿时灼痛

B.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

C.少腹满闷胀痛,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

D.尿道热涩疼痛,尿色如米泔水

E.小便量少,排出不畅,点滴而短少


参考答案:B

第7题:

一女性患者,35岁。小便不畅、疼痛,发热,医生在处方中用了以下药物,煎药时需包煎的药物是

A、泽泻

B、车前子

C、金钱草

D、甘草

E、生地黄


参考答案:B

第8题:

病例摘要:李某,男,56岁,已婚,农民。2016年4月11日初诊。患者平素嗜食辛辣。1天前出现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伴小腹拘急引痛。现症: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左侧腰腹绞痛难忍。舌红,苔薄黄,脉弦。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癃闭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淋证。中医证型诊断:石淋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伴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辨病为淋证。现症见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左侧腰腹绞痛难忍。舌红,苔薄黄,脉弦,辨证为石淋证。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气化失司。中医病证鉴别:二者都有小便量少,排尿困难之症状,但淋证尿频而尿痛,且每日排尿总量多为正常,癃闭则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但癃闭复感湿热,常可并发淋证,而淋证日久不愈,亦可发展成癃闭。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方剂名称:石韦散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瞿麦10g,萹蓄10g,通草10g,滑石15g,金钱草15g,海金沙20g,鸡内金10g,石韦20g,穿山甲3g,虎杖15g,王不留行10g,牛膝l10g,青皮10g,乌药10g,沉香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9题:

病例摘要:陈某,女,59岁,已婚,会计。2014年6月10日初诊。患者平素体虚,咳嗽吐痰,气短懒言10余年。现症: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痨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虚劳。中医证型诊断:肺气虚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吐痰,气短懒言为主症,辨病为虚劳。现症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辨证为肺气虚证。肺气不足,表虚不固。中医病证鉴别: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咳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治法:补肺益气。方剂名称:补肺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人参30g,黄芪30g,沙参15g,熟地15g,五味子6g,百合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10题:

四肢大关节脱位病例:
左股骨干骨折,创伤性休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0岁,车祸后左大腿疼痛1小时。


答案:
解析:
患者驾驶小轿车与前车追尾,伤后神志清楚,无恶心呕吐,无皮肤活动出血及四肢麻木。由救护车送来我院。
查体:神志清楚,面色口唇苍白,BP 80/50mmHg,P110次/分,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专科情况:左大腿肿胀明显,可及骨擦音及骨擦感。左下肢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弱。
辅助检查:左大腿X线片示股骨干(中段)骨折。血常规示Hb 92g/L,WBC 7.8×10/L,PLT 102×10/L。
1.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为左股骨干骨折,创伤性休克。
其诊断依据为:
(1)车祸后左大腿疼痛1小时。
(2)面色口唇苍白,。BP 80/50mmHg,P 110次/分。
(3)左大腿肿胀明显,可及骨擦音及骨擦感,足背动脉搏动弱。
(4)左大腿X线片示股骨干(中段)粉碎骨折。血常规示Hb 92g/L,WBC 7.8×10/L。
2.鉴别诊断病理性骨折:一般有原发病灶,X线片检查可鉴别。
3.进一步检查
(1)尿常规。
(2)X线胸片 以除外脂肪栓塞。
(3)血管造影(下肢)  以除外股动脉损伤。
4.治疗原则
(1)抗休克,输液。
(2)监测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3)必要时输血。
(4)待情况稳定后行手术(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

更多相关问题